中國駐韓大使:中韓民意問題由溝通不暢或誤會導致,雙方沒有結構性沖突

2022年03月25日08:56  來源:中國駐韓國大使館
 

  3月24日,韓國《首爾新聞》刊登邢海明大使專訪。邢海明在採訪中介紹了今年全國兩會召開情況,回顧了中韓建交30年來的發展成就與經驗教訓,展望兩國關系未來的“高光時刻”,並就朝鮮半島局勢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1. 首先祝賀中國全國兩會成功閉幕。在國內國際大環境具有不確定性因素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做出追求穩定增長目標的決定,令人印象深刻。請您介紹本屆全國兩會取得的成果。

  今年的全國兩會是中國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下半年中共將召開二十大之際舉行的,也是在全球疫情反復延宕、地區動蕩熱點頻發、世界經濟復蘇不穩等背景下舉行的,備受矚目、意義重大。總的來說,此次會議“干貨滿滿”,很多政策和目標令人眼前一亮。

  一是5.5%的“穩中求進”經濟增長目標。這個目標可以說超出了很多人預期,畢竟中國經濟體量已經相當大了,高基數的中高速增長非常困難。中國人說到做到,我們有信心實現這一目標,實現高水平的穩中有進,帶動全球經濟穩步復蘇。特別是,中韓經濟緊密相連,據韓國經濟研究院統計顯示,2008年至今,韓中經濟發展相關系數高達0.565,說明中國GDP的增加與韓國GDP增長密切相關。因此,這對韓國來講也是重大利好。二是方方面面的民生政策。民生永遠是兩會的最重要議題。今年中國政府在就業創業、住房、便民、社會保障、醫療、教育、鄉村振興、減稅降費等方方面面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措施,想方設法讓老百姓賺的更多、花的更少、住的更舒服、過的更幸福。三是落實“雙碳”的綠色發展路徑。今年兩會上,“雙碳”目標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並穩居兩會熱點話題,體現了中國走綠色發展之路的堅定決心。未來中韓兩國在這些領域合作大有可為。四是利好外資的開放舉措。下步中方將繼續深化通關便利化改革,助外貿降成本、提效率,落實外資企業國民待遇,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等,相信會為中韓兩國拓展經貿合作提供更多機遇。

  2. 我認真看了您與尹錫悅總統當選人11日見面的新聞報道。不知道尹錫悅有沒有特別提出韓中關系發展方案?

  韓國大選結果出爐當天,習近平主席就向尹錫悅當選總統發來賀電。這充分展現了兩國領導人對中韓關系的重視,成為中國政府同韓國新一屆政府交往的良好開端。第二天,我就向尹錫悅當選總統當面轉接了賀電,並同他就中韓關系發展進行了友好交流。尹錫悅當選總統再次強調對中韓關系的高度重視,表示願以中韓建交30周年為契機,進一步密切兩國高層往來,加強各領域交流,並同中方就地區和國際問題不斷深化溝通合作。相信在兩國領導人戰略引領下,中韓關系將在未來實現更快更好發展。

  3. 尹錫悅當選人主張追加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先發制人打擊朝鮮、通過增強軍事力量實現和平。當然這些主張都有前提條件。您在與尹錫悅的會談中是否談及有關問題?對於這樣的主張,中國政府持何種態度?

  我同尹錫悅當選總統見面時就推動雙邊關系發展、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交換了意見。尹當選總統高度重視發展中韓關系,這與中方的立場是一致的。相互尊重是中韓關系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中韓都應充分尊重對方的政治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和照顧彼此的核心和重大關切,妥善處理好雙方之間的敏感問題。我們理解韓國對於自身安全保障的需求,同時我也希望韓方理解中國的安全關切。薩德問題十分敏感,希望這一問題不再突出,避免影響兩國關系大局。中方願同韓方秉持相互尊重原則,加強友好,聚焦合作,推動兩國關系實現更好發展。同時我們也會堅定維護國家利益。

(責編:申玉環、吳三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