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連世界】健身熱來襲!看看外國人如何花樣健身

韓國:職場人士下班后流行相約健身【5】

2019年08月02日15:54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世界·觀:讓體育成為美好生活的剛需

薛原

  從泰晤士河畔到科巴卡巴納海灘,運動都是一道流動的風景。那些運動的人們,也是在為他們生活的城市代言。一座熱愛運動的城市、一個熱愛運動的國度,總是充滿生氣、活力無限。所以說,運動是屬於身體層面的實踐,但歸根結底的影響還在精神層面,能透射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氣神。

  運動也在成為中國人生活中常見的場景。馬拉鬆賽事的井噴式增長,是滾雪球般壯大的跑友在支撐﹔家人和朋友周末的歡樂時光,有了越來越多運動的內容﹔從廣場舞到越野、攀岩、滑雪,參與運動的人群正在不斷細分,全民健身不斷拓展深度和廣度的過程中,多元化的需求正是應有之義。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美好生活離不開體育的元素,體育為美好生活注入了更豐富的內涵。衣食住行之外,中國人的生活內容、生活品質需要體育的光彩。讓體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成為美好生活的剛需,這是未來的願景,也是眼下的行動。

  健康中國,人人有責。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世界衛生組織研究發現,個人行為與生活方式因素對健康的影響佔到60%。“運動是良藥”,將健康的關口前移,讓運動進入到每個家庭、每個人的生活中去,這是以較低成本取得較高健康績效的有效策略。推動更多體育健身組織、體育健身設施、體育健身活動等來到人民群眾的身邊,是推廣普及全民健身活動實實在在的舉措。

  當下,最主動、最活躍的健身人群是老年人,增長最快的人群是中青年白領,最大的短板是青少年。從源頭做起,青少年是普及全民健身、建設健康中國最重要的群體。2018年數據顯示,我國各級各類學歷教育在校生2.76億在校生。另一方面,青少年近視高發,肥胖增長等問題揮之不去。落實好體育課、體育課外活動,讓孩子們從運動中收獲快樂健康,身心愉悅成長,這關乎每個家庭的幸福,關乎整個民族的未來,是教育領域深化改革不容忽視的內容。

  今年是《全民健身條例》頒布十周年。《條例》開宗明義提出——保障公民在全民健身活動中的合法權益,提高公民素質。為群眾參與全民健身提供更有力的保障,這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讓群眾增添獲得感和幸福感,全民健身大有可為。

  →→更多社會新聞

(責編:汪璨、吳三葉)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