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韓雯】今年年初,摩根士丹利一份關於奢侈品消費的報告讓韓國市場備受關注。韓國民眾在商場一開門就以百米沖刺的速度搶購奢侈品的畫面在世界各地傳播,韓國年輕一代對奢侈品的喜愛讓各大品牌蜂擁而至。然而日媒卻對韓國奢侈品市場能否繼續高歌猛進提出質疑。
年輕人走過首爾江南區的奢侈品商店。(法新社)
根據摩根士丹利的報告,2022年韓國奢侈品消費總額為168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4%,人均消費更是高達325美元,居世界榜首,超過美國(280美元)和中國(55美元)。多個品牌在韓國的奢侈品熱潮中賺得盆滿缽滿。在眾多奢侈品品牌的誕生地意大利,韓國人對奢侈品的喜愛成為當地熱門話題。意大利《24小時太陽報》此前一篇題為《名牌走向韓國》的文章中寫到,“去年韓國在全球奢侈品市場上像星星般閃耀。”意大利2022年對韓出口額與2021年相比增加了4.4%,其中皮革制品、鞋子、服裝、寶石等時尚商品佔據大頭。文章稱,韓國市場對奢侈品的喜愛並非新現象,各大品牌很早就把韓國視為主要市場,不過在最近一年擴大了投資。而為分得一杯羹,海外奢侈品品牌接連宣布直接進軍韓國市場,放棄此前和韓國企業合作的方式。一些歐洲奢侈品品牌加強與韓國明星的合作,在韓國舉辦時裝秀,對韓國市場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韓國人為何如此喜愛奢侈品?有分析認為,由於疫情期間海外旅行受限,韓國民眾集中在當地百貨商店購買奢侈品,並出現明顯的報復性消費傾向。韓國奢侈品市場高速增長的一個特別之處在於消費主體的變化,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開始在奢侈品市場中“大顯身手”。2021年,世界百貨、現代百貨、樂天百貨等韓國具有代表性的百貨商店中,近半數的奢侈品都賣給了年輕人。有分析認為,這種現象和年輕人的“flex”(炫耀自己的成功或財富)文化有關,希望得到別人認可的欲望讓年輕人大肆購買奢侈品。還有分析認為,購買奢侈品也是年輕人的一種理財方式,他們通過買賣奢侈品來獲利。與房產、股票相比,奢侈品買賣不需要專業知識,能輕鬆上手。
不過日本NHK電視台注意到,韓國奢侈品熱潮背后是高昂的住房成本。2017年至2022年,韓國的公寓價格幾乎翻了一番。雖然目前房價開始回落,但對許多人來說仍是遙不可及的夢。韓國一名年輕男子表示:“對於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來說,買房根本不現實。我把錢花在現在就能享受的東西上。”NHK稱,他的話代表了不少韓國年輕人的想法,他們更希望把錢花在能讓自己馬上就感受到快樂的東西上。首爾大學消費趨勢中心研究員李秀珍(音)認為,韓國高房價讓一些年輕人放棄了購房夢想。李秀珍說,現在韓國出現了一種新觀念,就是優先考慮即時享受,而不是為未來儲蓄。
那麼,奢侈品品牌能否持續在韓國市場獲利?答案似乎並不樂觀。韓國《中央日報》稱,疫情紅利已經結束,報復性消費正在減少。NHK認為,雖然目前一些奢侈品品牌在韓國表現良好,但這種成功可能無法持續。在經合組織成員國中,韓國的貧困率相對較高。一些年輕人表示,他們買不起奢侈品,因為他們已經入不敷出。如果經濟前景不光明,一些沉迷於享受當下的消費者也會抑制購買欲望。
→→更多社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