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爾7月13日電(李帆)6月30日,韓國企劃財政部公開了包括186項規章制度變更的手冊,涵蓋金融、教育、社會福利、交通和醫療等十大領域。其中有一則新法案規定,自9月25日起,醫療機構手術室需義務安裝監控設備。
2022年韓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上,相關負責人正在展示手術室影像管理系統。圖源:韓聯社
根據新變更后的法案內容,在患者處於全身麻醉等無意識的狀態下進行手術的醫療機構必須在手術室中安裝監控錄像設備。如果患者要求,必須對手術過程進行錄像﹔在患者和醫生都同意的情況下,還可以進行錄音﹔如果司法調查或審判等公共機關有需要,或者在患者和醫生共同同意的情況下,還應當提供錄像以供閱覽﹔隻有在進行應急手術和高風險手術時,醫療人員才能拒絕錄像。
韓國近年來醫療事故頻發,醫患關系趨於緊張,“代理手術”丑聞接連曝光。慶尚南道蔚山市一婦產醫院護士因代替醫生對產婦進行縫合手術,韓國檢方在2023年1月判處該護士及醫院相關負責人有期徒刑。該護士從2014年12月到2018年5月,共進行了600余次縫合。2021年,韓媒曝光一位70多歲的整形醫院護士冒充醫院院長,3年間共對患者進行了1300多次玻尿酸注射。韓國警察廳的數據顯示,在2014年到2019年間,有611名醫生因性犯罪而被逮捕,其中有一名整形醫生在手術過程中曾對3名麻醉狀態下的患者實行性侵。在此背景下,2021年8月31日,韓國國會通過了強制手術室安裝監控錄像的法律修正案,正式生效為兩年后,即2023年9月起生效。雖然韓國醫療界對該法案修正案的實行一直表示強烈抗議,但為保障患者權益和安全,韓國政府決定自9月25日起,醫療機構手術室必須義務安裝監控設備。
韓媒指出,離該法案正式生效隻剩兩個月,醫療機構在安裝監控設備等細節問題上出現混亂。符合標准的監控設備公司也為數不多,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難以順利完成監控設備的配置。
→→更多社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