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買魚都帶輻射檢測儀了!專家:精准測量需超3小時,更多是安慰

2023年07月11日09:34  來源: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張靜】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在即,不少韓國人連上街買魚都要自備便攜式放射性檢測儀。

  據《韓國日報》《京畿日報》等9日報道,近日,首爾的公司職員A某對日本排放核污染水一事越發感到不安,便在網上下單一台價值3萬韓元(約合166元人民幣)的檢測儀。A某說,自己喜歡吃魚,感覺有了它就可以安心享用魚肉了。運營生魚片店的B某稱,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導致該店消費者越來越少,自己本來考慮轉行,最后還是下決心斥資300萬韓元購買核輻射檢測設備。B某表示,要是有客人質疑自己的生魚片受到核污染,就親自拿儀器給他檢測看看,這樣客人就會安心。

  韓國人對各種海產品的質疑心理越來越重,隨之而來就是包括便攜式放射性檢測儀在內的商品熱銷。目前,購物網站上有多種檢測儀在售,從圓珠筆帽大小到手機大小都有,售價也是千差萬別。首爾銅雀區的鷺梁津水產市場為了減少消費者的不安心理,自購檢測儀在市場內進行檢測。該區35所學校的醫務室也紛紛購買每台300萬韓元的檢測儀。仁川市宣布,將用先進的放射性檢測裝備對各大漁港捕撈來的全部海產品進行檢測。不過,有專家提醒,小型便攜式檢測儀或許隻能檢測出海鮮表面的放射性物質,而精准測量需要將海鮮放入特定儀器檢測3小時以上,因此帶便攜式檢測儀買魚可能更多是心理安慰。不僅如此,韓國的一家保險公司對此展開專項癌症保險推銷活動,也引發不小的爭議。該公司表示,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后,愛吃海鮮的韓國人癌症發病率可能隨之上升,借機大賣保險。

  此外,還有商家以“核污染水排放前最后的存貨”為噱頭,刺激韓國消費者囤積食鹽、干裙帶菜、小魚干等海產品。《環球時報》記者10日來到首爾市一家中型連鎖超市,隻見這裡大包裝和最便宜的小包裝食用鹽都已經缺貨,僅有少量價格較貴的小包裝鹽或者調味鹽還在銷售。記者詢問超市人員,對方表示:“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來貨。”韓國媒體甚至用“大亂”來形容當前局面。

  更多社會新聞

(責編:申玉環、李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