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中央日報》11月8日文章,原題:“車輪上的壽司”:韓國人對黑白汽車的痴迷終於要改變了嗎? 聽說過“車輪上的壽司”嗎?這是在韓國流傳的一個有趣形容。人們開玩笑說,路上的黑白汽車太多了,在這裡開車有時感覺就像看著一排壽司盤子開過。
如果你仔細觀察韓國的道路,馬上就能明白這個笑話。幾乎每輛車都是白色、黑色或灰色。尤其是白色,完全佔據了主導地位。那些在歐洲很常見的醒目紅色或深藍色車很難在韓國看到。
事實上,根據汽車涂料公司艾仕得最近發布的顏色流行度報告,2024年韓國售出的所有汽車中,高達76%是白色、黑色、灰色或銀色等非彩色系。其中僅白色就佔了33%,超過了歐洲的25%,甚至超過了全球平均水平的31%。灰色以26%位居第二,高於23%的全球平均水平,也超過了北美的20%、日本的11%和歐洲的24%。
為什麼韓國人對中性顏色的汽車情有獨鐘呢?實際上,韓國人往往不僅將汽車視為交通工具,更將其視為一種資產。從購買的那一刻起,他們就已經在考慮其未來的轉售價值了。在買車這件事上,韓國可能是唯一一個經銷商會公開勸阻顧客選擇彩色車輛的國家,理由是轉售時會貶值。
在韓國,彩色汽車確實比中性色汽車更難賣、貶值更快。根據韓國最大二手車平台Encar的數據,去年售出一台中性色的二手捷尼賽思(韓國現代汽車旗下品牌)G80大約需要60天,而彩色版本則需要大約65天。在價格方面,中性色調的二手G80比其原始注冊價格下降了約16%,而彩色版本則下降了17%。同樣,對於中性色的起亞K5,轉售需要40天,而彩色車則需要51天才能找到新買家。價格方面,二手中性色汽車比其原始注冊價格總體下降了14%,而彩色版則下降了21%。進口車也呈現出類似的趨勢。在Encar上,中性色的梅賽德斯-奔馳E級車型平均需要46天售出,而彩色車型則需要大約51天。
文化上,受儒家價值觀的影響,韓國人長期以來是一個不喜歡張揚的民族,在選擇汽車時也是如此。這也可能與韓國的一個舊稱“白衣民族”有關,歷史上韓國人偏愛穿白色,這是一種與純潔、神聖和明亮相關的顏色。
當然,韓國人不買彩色汽車也有其實際原因:中性顏色易於維護,而且也不太容易過時。與此同時,根據韓國警察廳的數據,彩色汽車可能也涉及更多事故。根據韓國警察廳近年的一項研究,藍色汽車佔所有交通事故車輛的25%,綠色汽車佔20%。相比之下,白色汽車涉及的事故佔12%,黑色汽車僅佔4%。原因可能在於人眼對不同顏色的感知機制。藍光折射率較高,導致成像焦點略微偏離視網膜,為補償這一偏差,眼球晶狀體必須調整焦距,這會使藍色物體在視覺中顯得比實際更遠、更小。還有人聲稱顏色可能影響燃油效率。根據韓國道路交通公團的資料,白色汽車能反射更多陽光,使車內保持更涼爽。這減少了空調的使用,並可能將燃油效率提高多達5%。
然而,上述趨勢卻在逐漸轉變——韓國人正慢慢開始接受更多彩的汽車。2024年,韓國售出的所有汽車中有24%是藍色、紅色、綠色和黃色等亮色,較2015年的20%大幅增長。藍色增幅最大,達到10%﹔其次是紅色,佔5%。這表明,在快速發展的韓國,國內消費者越來越多地將汽車視為表達自身價值觀和個性的一種方式。
即使是傳統上非常注重黑白顏色的汽車制造商,現在也開始高度重視外觀顏色。現代汽車為其一款SUV增加了翡翠綠,而起亞則為其首款皮卡增加了藍色和米色作為選項。(作者薩拉·謝,余楓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