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朝鮮日報》3月14日文章,原題:拿到律師考試合格分的AI 韓國法律AI“Super Lawyer”在高難度的律師考試中獲得合格分數。在公法、民事法、刑事法相關的150道題中,AI答對111題(正確率74%),考試合格線為103題。“高材生”才能上的法學院畢業生合格率僅為53%,而“Super Lawyer”的成績躋身前30%。這是對韓國國內所有495萬件法令和判例、600本法律書籍進行學習的結果。
AI為什麼沒拿到100分,也令人好奇。在以判例為中心的英美法體系中,只要AI好好學習判例,很容易選出正確答案。相反,在韓國這樣以法典為中心的大陸法體系中,由於法官對法律擁有解釋的余地,很難訓練AI選出正確答案。“Super Lawyer”開發組 組長解釋說:“‘找出對的、錯的’這種問題很容易解決,但要求‘選擇符合法律宗旨的所有解釋’等綜合推論的問題,是很難解決的。”法律是可能擴大AI支出的代表性領域。只要認真學習法令和判例,AI可能成為比人類律師更出色的秘書。
去年年初,法國出現了一款智能手機應用程序,一年隻需支付69歐元就能隨時享受法律咨詢服務,他們的宣傳語是“一分鐘就能解決律師需要一年的事”。在巴西,法官們正在以AI制作的草案為基礎撰寫判決書。在美國,每秒搜索10億案例並回答委托人提問的法律AI“ROSS”大受歡迎。
在偶爾出現的AI和人類律師之間的對決活動上,AI法律界總是獲勝。幾年前,美國頂級律師和AI進行了一場比賽,找出各種“保密協議”的錯誤,人類律師的平均准確率為85%,而AI的准確率為95%,工作時間也隻用了人類的1/4。在韓國,在鑒別“勞動合同書”問題的競爭中,AI也戰勝了人類律師團隊。但需要克服的障礙還有很多。AI存在把虛假信息當作事實的幻覺現象。在韓國,去年3月某律師事務所推出了“AI律師”,但由於律師協會的反對,在7個月后放棄了該服務。我們應該找到與AI共存的方法。
→→更多社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