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為“奪回本國市場”,韓國車企尋求與中企合作以獲得競爭優勢

2024年11月08日08:52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面對國內外市場壓力,韓國的中檔汽車制造商正通過與中國企業合作來獲得競爭優勢,以擴大市場份額。據韓國《朝鮮日報》7日報道,這些合作包括共同開發汽車、外包制造,甚至在韓國建立電池組裝工廠。

  報道稱,KG Mobility和雷諾韓國等公司曾佔有韓國汽車市場30%以上的份額,但現在萎縮到10%左右。它們正在尋求利用中國汽車制造商日益增長的影響力,重新獲得市場份額、增加收入並保持競爭力。

資料圖:韓國汽車制造商KG Mobility

  上月,KG Mobility宣布與奇瑞汽車合作開發一款新SUV。該品牌與奇瑞簽署了一項為期8年的平台技術許可協議,雙方將在車輛設計開發、汽車制造及銷售等領域展開合作。KG Mobility去年11月與比亞迪合作,為其即將推出的車型共同開發混合動力系統,並計劃在韓國建立比亞迪電池組裝廠。雷諾韓國也與吉利集團聯手,於今年下半年推出一款新車型。雷諾韓國的Grand Koleos還採用了吉利瑞典研發中心開發的平台,並融合了沃爾沃和雷諾集團的混合動力技術。

  《朝鮮日報》援引業內專家的話表示,在向未來技術轉型的過程中,全球汽車行業面臨激烈競爭,韓國中端汽車制造商希望與中國公司合作以恢復競爭力、扭轉局面。在韓國五大汽車制造商中,3家中檔汽車公司——KG Mobility、雷諾韓國和通用韓國在過去幾年中業績逐步下滑,而現代和起亞則保持相對強勁。

  報道稱,根據韓國汽車數據研究機構“Carisyou”提供的數據,上述3家中檔汽車制造商的市場份額合計在第三季度降至8.3%,首次跌破10%。韓媒分析稱,通用韓國嚴重依賴出口,而KG Mobility和雷諾韓國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因為它們依賴韓國國內市場,但銷售情況一直低迷。

  《亞洲日報》提到,高利率、通貨膨脹和停滯的韓國國內市場使這些公司難以自主推出新車型,在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技術方面與領先企業的差距逐漸擴大,市場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韓國中型企業意識到單憑自身研發難以應對市場變化,因此積極尋求與價格優勢和技術競爭力突出的中國企業合作。

  “與中國汽車制造商的這些合作正在擴大范圍並呈現新形式。”《朝鮮日報》稱,雖然韓國一度對與中國合作持懷疑態度,但消費者的態度似乎正在轉變。例如,Grand Koleos 10月銷量強勁,共售出5385輛,較9月增長38%,成為起亞索蘭托和現代聖達菲的有力競爭者。《亞洲日報》稱,韓國汽車融合技術研究院院長李航九(音)認為,與中企合作為韓國車企提供了學習和成長的寶貴機會。(任重)

  →→更多經濟新聞

(責編:申玉環、吳三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