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國將無限期延長對兩家韓企在華工廠進口美芯片設備豁免期 【環球網報道】據路透社27日援引韓聯社的消息報道,預計美國將無限期延長對韓國芯片制造商三星電子公司和SK海力士公司在華工廠進口美國芯片設備的豁免期限。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的這項豁免權將於今年10月到期。…
日韓接連宣布減稅,支持本土芯片行業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張靜】韓日宣布將通過減稅等手段刺激本國半導體產業發展。韓國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秋慶鎬27日表示,韓國政府將不遺余力地通過減稅和其他財政政策來支持本土芯片行業。…
韓國“海淘”連年增長,中國電商送來電子設備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張靜】據韓聯社19日報道,根據海關最新發布的數據,2022年韓國消費者海外直購規模激增,直購交易件數為9612萬件,已達4年前(3225.5萬件)的3倍。今年上半年,韓海外直購件數為5757萬件,保持持續增長。…
中韓企業家合作交流會在廈門成功舉辦 人民網首爾9月10日電(程安康)9月9日,由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主辦,廈門市商務局與商務部投促局駐韓辦聯合承辦的“中韓企業家合作交流會”在第23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投洽會期間成功舉辦。來自全國20個省、市投促機構和韓國全羅南道光陽灣產業園代表近百人參會。…
韓國出大招促出口 將支持更多韓企進軍海外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張靜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任重】韓國央行5日發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國民收入”初步統計資料顯示,第二季度韓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較第一季度增長0.6%,但實際國民總收入則減少0.7%。從各部門情況來看,除了設備投資外,幾乎都為負增長。…
【環時深度】經濟亮紅燈,“9月危機”恐慌再現韓國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張靜 環球時報記者 谷棣】“銀行債券利息達到最近5個月的新高,韓國9月發生經濟危機的說法正日漸高漲”“韓國44%上市企業掙的錢還不夠還貸款利息,債務調整困難的‘僵尸企業’增多已發出經濟警報聲”“韓國大企業庫存雪球越滾越大”……最近一段時期,《韓國經濟》《亞細亞經濟》《每日經濟》等韓國媒體的相關報道都流露出對本國市場利率持續上漲、經濟前景堪憂的擔心。隨著生產、消費、投資、出口、負債、財政等主要經濟指標幾乎同時亮起紅燈,有關“韓國9月將爆發經濟危機”的說法讓很多韓國人感到不安。…
韓媒拉響競爭警報!中國新能源車“搶灘韓國市場”?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張靜 環球時報記者 陳子帥】“中國車企搶灘韓國市場”,28日,韓國《亞洲日報》刊文為“新能源電動汽車時代的到來”敲響警鐘,提醒“中國汽車企業的增長勢頭迅猛”。今年以來,有關中國新能源車發展聲勢的消息不斷傳出,歐洲、東南亞、美國、中東、非洲都在議論。…
韓媒: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后,韓國釜山最著名海鮮市場生意冷清 【環球網報道 見習記者 姜藹玲】日本政府啟動核污染水排海后,韓國海洋水產部27日宣布了調查結果,稱韓國海域中銫和氚的濃度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限值標准。但據韓國《東亞日報》28日報道,在日本政府排放核污染水后的第5天,韓國釜山最著名的海鮮市場札嘎其市場仍然非常冷清。…
韓媒:韓國多個海鮮市場幾乎空無一人,漁民擔憂未來生計 【環球網報道 見習記者 趙博元】據韓聯社24日報道,在日本周四(24日)啟動核污染水排海當天,韓國多個海鮮市場幾乎空無一人,漁民對未來生計表示擔憂。 韓聯社報道稱,韓國釜山最著名的海鮮市場札嘎其市場,以及附近的民樂生魚片城(以生魚片餐廳眾多而聞名),周四幾乎空無一人。…
韓國人爆買中國貨,港口連軸轉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張靜】韓聯社23日報道稱,隨著韓國仁川港至中國青島、威海等城市的客貨班輪航線復航,中國赴韓代購的人數開始恢復。再加上韓國消費者近來對海外商品,尤其是中國商品的需求上漲,仁川港等港口愈發繁忙。…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伊朗已同韓國達成解凍伊朗資產的必要協議 當地時間21日,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卡納尼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歸還伊朗被凍結資產的進程已開始,伊朗對相關協議的落實前景持樂觀態度。
針對近期美伊換囚以解凍和歸還伊朗在韓國資產的議題,卡納尼表示,伊朗已經與韓國達成必要的協議,歸還伊朗被凍結資金的進程已經開始,這一協議的執行期最多為兩個月。…
時隔25年,韓國GDP增長率再次被日本反超?韓媒擔憂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張靜】“韓國可能時隔25年再次被日本反超”,韓國《東亞日報》16日載文拉響警報。同日,《京鄉新聞》等韓媒也發出類似擔憂。…
美《通脹削減法》實施一周年,韓企盤點“跟隨”得與失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張靜】美國為“強化本國制造業”在2022年8月16日生效的《通脹削減法》已實施一年。根據韓聯社16日的報道,隨著韓國產業開始得到美國政府的補助,作為電池核心部件的正極材料對美出口大幅增長,韓電動車在美銷量也在上升,但對於如何擺脫核心原材料對中國的依賴韓企束手無策。…
韓國從日本進口的魚貝類連續4個月減少 消費者擔憂核污染水排海影響 海外網8月16日電 據韓聯社16日報道,韓國從日本進口的魚貝類連續4個月減少,7月的進口額時隔2年再次降至1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293萬元)以下。 韓國關稅廳16日公布統計數據稱,韓國7月的日本魚貝類進口量同比下滑4.6%,為2415噸,連續四個月呈現減勢。…
日媒關注:韓國政府將首次發行“武士債券”,加速日韓金融合作 【環球網報道】據日本時事通訊社16日報道,韓國政府將首次發行“武士債券”。報道稱,韓政府此舉旨在借日韓關系“正常化”的勢頭加速兩國金融領域的合作。…
韓青年就業與老年就業“冰火兩重天” 人民網首爾8月16日電(李帆)韓國統計廳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7月就業人口同比增加21.1萬多人,就業人口數達2868.6萬人,增幅連續4個月收窄,自2021年2月以來時隔29個月創新低。15歲-29歲年齡段青年就業率為47.0%,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青年就業率由增轉降。…
外媒:伊朗在韓被凍結資金已全部解凍 中新網8月13日電 據路透社報道,伊朗央行行長穆罕默德·法爾津當地時間12日表示,伊朗在韓國被凍結的資金已全部解凍,並將用於採購“沒有被制裁的商品”。 據報道,法爾津日前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這筆歐元資金將轉入卡塔爾境內的6家伊朗銀行的賬戶,把資金從韓元兌換成歐元的成本將由“第三國”承擔。…
美國給對華投資設限,日本韓國擔心受連累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拜登總統對中國的科技投資限令可能會使美中關系愈發復雜,對外交、技術、投資和全球貿易都可能產生潛在影響。”印度《政治家報》13日如此評論。…
韓媒:韓國GDP去年縮水8%,是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后最大降幅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林森】“韓國去年GDP出現自金融危機以來最大降幅”,韓國《韓民族新聞》8日通過對世界銀行發布的經濟規模前100位國家GDP資料進行分析后發現,去年韓國的名義GDP為1.6652萬億美元,同比減少8%,這是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9.9%)以來的最大降幅。韓國經濟規模全球排名也下降兩個名次,位居第13位。…
韓國議員、前三星高管梁香子受訪:敦促美國放棄對華芯片戰略 【環球網報道 記者 張曉雅】“韓國議員敦促美國放棄對華芯片戰略”。英國《金融時報》6日以此為題刊出對韓國國會議員、前芯片工程師及三星高管梁香子的採訪,后者表示,限制中國獲取或生產先進芯片能力的措施,可能會損害美國與其亞洲盟友的關系。…
韓媒:甲醇動力船走俏,中日韓你追我趕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張靜】據韓國《朝鮮日報》6日報道,今年1月—7月,韓國甲醇動力船訂單數量超過LNG(液化天然氣)船,這表明韓國造船業在甲醇動力船領域取得顯著進展。多年來,韓國造船業一直將甲醇動力船視為未來的發展方向,並致力於積累相應的技術實力和經驗。…
韓國上半年日均航班量恢復至疫前84% 圖為韓國仁川國際機場停機坪。韓聯社供圖
人民網8月2日電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國土交通部(國土部)1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韓國日均航班量已恢復至新冠疫情暴發前84%的水平。…
中國市場為日韓制造企業提供廣闊機遇 新華社天津7月27日電 通訊:中國市場為日韓制造企業提供廣闊機遇
新華社記者尹思源
在日資企業天津三美電機有限公司廠區內,一批電子設備正在打包裝箱。與此同時,規格品名核對、監督裝箱、查驗集裝箱封識等以往需要將貨物運到港口后再進行的海關核驗工作也在同步進行。…
韓媒焦慮韓國重要稀有金屬儲備:鋰儲備隻夠用5.8天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張靜】“資源戰之下,韓國會是輸家嗎?”25日,韓國《東亞日報》以此為題,刊文盤點該國的稀有金屬儲備。該媒體稱,2022年年底以來,韓國政府為應對供應危機,一直在想方設法完善稀有金屬供應鏈,保障相關儲備。…
韓媒:美《通脹削減法》不確定性令人擔憂,韓電池產業巨額投資戰戰兢兢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張靜】“美國IRA(《通脹削減法》)不確定性令人擔憂,韓電池產業巨額投資‘戰戰兢兢’。”當地時間23日,韓國《亞洲日報》以此為題報道了韓國電池企業對美國IRA中“外國敏感實體(FEOC)”的擔憂。…
“中國是全球糧食安全的關鍵穩定器”(國際論道) 近日,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托布力其鄉一處麥田,大型聯合收割機正在收割小麥。
確·胡熱攝(人民視覺)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全國夏糧產量14613萬噸(2923億斤),仍處於較高水平,實現了豐收。…
2023年韓國中國商會代表大會成功舉辦 人民網首爾7月24日電(李帆)2023年韓國中國商會會員代表大會7月21日在首爾成功舉辦。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出席會議並致辭,韓國中國商會會員單位及媒體代表近百人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