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政府大幅加碼半導體產業扶持政策 應對美國關稅威脅 人民網4月15日電 韓國政府近日宣布將半導體產業扶持資金規模從原定的26萬億韓元(約合1333.8億元人民幣)提升至33萬億韓元,增幅達27%。這一決策旨在應對美國可能發起的半導體關稅戰,確保韓國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競爭優勢。…
集結40余家產學研機構 韓國集全國力量押注“K-人形機器人聯盟”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韓國正式加入全球科技巨頭激烈角逐的人形機器人研發賽道。”據韓國《中央日報》10日消息,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10日舉行“K-人形機器人聯盟”啟動儀式,該聯盟由韓國政府、學界和機器人制造企業共同參與。…
韓媒:韓國年輕人愛上“舊衣新穿” 韓國《亞洲日報》4月9日文章,原題:高物價時代,年輕人愛上“舊衣新穿” “別人穿過的,你也穿得下去?”曾幾何時,這句話是長輩對“穿舊衣”的調侃,如今卻被MZ世代(1980年—2009年出生的人)當作展現環保意識和生活態度的口頭禪。在高物價與消費疲軟的當下,二手服飾市場卻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景象。…
韓國物價連續三月上漲 民生壓力持續加大 人民網首爾4月10日電(李帆)近日,韓國統計廳發布《2025年3月消費者物價動向》報告。數據顯示,韓國月度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已連續三個月同比上漲至2%以上,接近韓國銀行(央行)設定的2%物價穩定目標水平。…
韓國代總統:“全球關稅戰已成現實” 3月24日,韓德洙在首爾發表講話。新華社/美聯
韓國代行總統職權的國務總理韓德洙3日緊急召開經濟安全戰略工作組會議,就美國宣布對韓國征收25%“對等關稅”討論對策。…
加強中日韓合作符合三國共同利益(國際論壇) 事實証明,中日韓合作越深入、越務實,三國抵御風險的能力就越強,發展的根基也就越穩固。 當前國際局勢變亂交織,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地緣政治沖突加劇,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
韓國股市開盤大跌 賣空潮加劇韓國市場焦慮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韓雯】韓國《朝鮮日報》3月31日報道稱,在當天全面恢復賣空交易后,韓國股市綜合股價指數開盤大跌。這被解讀為對美國宣布征收對等關稅的擔憂日益加劇,以及對恢復賣空行為的焦慮。…
第13次中日韓經貿部長會議在韓國首爾舉行 新華社首爾3月30日電(記者黃昕欣 陳怡)3月30日,第13次中日韓經貿部長會議在韓國首爾舉行。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與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安德根、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武藤容治共同主持會議。…
韓媒:整條“價值鏈”一同轉移至海外 “K-制造”正在去韓國化 【環球時報記者 楊舒宇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韓雯】韓國現代汽車集團日前向美國總統特朗普送上的一份價值210億美元的投資“大禮”,在韓國引起持續震動。韓國業界普遍認為,一些韓國大企業或將陸續增加對美投資,引發對韓國制造業根基可能被徹底動搖的擔憂。…
中國駐韓使館:中方黃海深海漁業養殖設施不影響韓方權益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近日韓國個別媒體和有關方面就中方黃海深海漁業養殖設施表達關切。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發言人26日闡明立場表示,其中很多說法不符合事實。…
家庭債務規模連年高企 “善心政策”帶來負面效果 韓國正成為“貸款共和國”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莽九晨】韓國債務在最近一年內增加247萬億韓元(約合1.31萬億元人民幣),增速達到韓國經濟增長率的1.5倍,韓媒稱,如果繼續這樣下去,2037年將超過1億億韓元,“家庭、企業、政府恐將陷入債務炸彈”。 家庭負債比例居世界第二 “韓國正成為貸款共和國”,韓國《每日經濟》報道稱,如果按照平均每年300萬億韓元的債務增加趨勢持續下去,預計12年后的2037年債務將超過1億億韓元。…
韓媒:降低資源依賴度 韓國成立稀有金屬產業發展協會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為適應全球保護主義加劇等環境的變化,推動韓國稀有金屬供應鏈的穩定化發展,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日成立稀有金屬產業發展協會。據韓聯社當天報道,該協會計劃通過研判分析國內稀有金屬供應鏈及相關技術,以應對全球稀有金屬及相關技術的出口管制。…
中國“十強科技股”吸金力飆升 韓國散戶搶灘布局 人民網3月21日電(李帆) 隨著美股“七巨頭”(Magnificent 7)股價震蕩加劇,國際投資重心悄然轉向新興科技板塊。以小米、阿裡巴巴、比亞迪、騰訊等為代表的中國“十強科技股”(Terrific 10)持續走強,吸引全球關注。…
韓家庭外出就餐支出首超食材採購 “外食物價飆升成主因” 圖為韓國首爾麻浦區一家中餐館售賣的炸醬面。圖源:韓媒《韓民族日報》
人民網3月20日電 去年韓國家庭每月平均外出就餐支出首次超過日常食材採購費用。…
韓國掀起纜車建設熱潮 引發生態爭議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黎枳銀 任曉雅】據《韓國先驅報》16日報道,韓國近年來新建多條纜車索道,加速推進觀光纜車項目建設,但引發有關損害生態環境的爭議。 報道稱,韓國首爾市計劃開通連接明洞站與知名旅游景點南山山頂的第二條纜車,全長832米,索道上設25個10人座車廂,每小時的載客量可達1600人。…
韓媒:AI在韓國律考合格 韓國《朝鮮日報》3月14日文章,原題:拿到律師考試合格分的AI 韓國法律AI“Super Lawyer”在高難度的律師考試中獲得合格分數。在公法、民事法、刑事法相關的150道題中,AI答對111題(正確率74%),考試合格線為103題。…
韓國半導體對華出口暴跌 韓相關人士:中國本土企業技術和生產能力提高所致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韓國《朝鮮日報》16日報道稱,今年2月,韓國信息通信產業出口額創下了歷年同月第二高的成績。不過,由於對中國的出口驟減30%以上,韓國最大出口產品半導體出口額比去年同期減少3%。…
韓媒:韓國鋼鐵行業面臨嚴峻挑戰 鋼鐵巨頭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任伊然】韓國鋼鐵行業正面臨嚴峻挑戰。據韓國《京畿新聞》16日報道,韓國鋼鐵巨頭現代制鐵公司近日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韓國經濟面臨“三重打擊” 支柱產業承壓、貿易壁壘加劇 人民網首爾3月13日電(李帆)韓國統計廳近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1月,韓國生產、消費和投資三大經濟指標全面下滑。這是繼2024年11月后,時隔兩個月再次出現經濟“三連降”現象。…
韓媒:韓國遺產稅迎75年來大變革 輿論褒貶不一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韓聯社12日報道稱,韓國企劃財政部當天正式公布“引進遺產取得稅方案”,這是韓國時隔75年首次對遺產稅體系進行全面改革。然而,韓國輿論界對該方案褒貶不一。…
汽車產量跌至全球第七 韓國憂慮“制造業正陷入困境”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據韓聯社10日報道,韓國汽車移動產業協會當日發布的《2024年全球汽車生產現況》報告稱,雖然2024年韓國汽車出口量同比增加0.6%,但本土銷量同比減少6.5%至163.5萬輛,為2013年以來的最低紀錄。由此導致該國2024年汽車總產量同比減少2.7%至413萬輛,全球排名較2023年下降一位,跌至第7位。…
內外需求雙重疲軟 產業政策尚未完善 韓國擔憂制造業面臨前所未有危機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莽九晨 環球時報記者 任伊然】今年年初,韓國制造業生產指數大幅下降,內需和出口同時出現負增長,引發市場對韓國經濟支柱穩定性的廣泛擔憂。韓國經濟界相關人士呼吁政府採取緊急措施,制定增強競爭力的產業支援方案。…
環比增長近200%!中國科技股引發韓國投資熱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倪浩】“今年,中國高科技行業受到海外投資者的密切關注,韓國投資者購買中國股票的熱情正在上升。”韓媒《dspdaily》9日報道稱,根據韓國証券存托結算院的統計數據,2月韓國投資者投資中國內地和香港股票的月度交易額達7.82億美元,環比增長近200%。…
韓國科技人才短缺 申請條件嚴苛的“高端簽証”能否破局?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任伊然】韓國《東亞日報》6日報道稱,韓國政府5日決定新設高端人才簽証,旨在吸引全球尖端領域的科技人才,應對國內勞動力短缺及全球人才競爭的雙重挑戰。然而,這一計劃能否取得實際效果引發了外界的廣泛質疑。…
韓媒:韓國緊張應對美芯片法案變局 代總統開會決定設立“尖端戰略產業基金”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莽九晨】韓國《每日經濟》5日報道,當地時間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國會聯席會議演講中表示,應該廢除拜登政府時期制定的《芯片與科學法案》(簡稱芯片法案)。這一表態令韓國半導體業界籠罩著緊張的氣氛。…
韓國股市交易延長至一天12個小時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莽九晨】韓國政府正在推出資本市場改革的關鍵舉措,韓國《亞洲日報》近日援引金融界消息稱,韓國首個另類交易系統“NEXTRADE”(簡稱“NXT”)將於3月4日正式投入運營。NXT的推出旨在提升交易便利性,進一步降低投資者參與國內資本市場的門檻。…
去年韓國人均消費豬肉30公斤 五花肉最受歡迎 圖源:韓媒MBC新聞
人民網3月3日電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韓國農村經濟研究院3日發布的《2025農業展望報告》顯示,2024年韓國人均豬肉消費量約為30公斤,較常年平均水平(28.1公斤)增長6.8%,創下新高,反映出消費者對豬肉的持續喜好。
報告指出,2024年韓國人均豬肉消費量估算值為30.0公斤,是雞肉(15.2公斤)和牛肉(14.9公斤)消費量的近兩倍,相當於大米消費量(55.8公斤)的一半。…
韓國經濟面臨“雙重困境”:高物價與低增長加劇消費降級趨勢 圖為首爾一家曾食客盈門的熱門餐廳,在晚餐時段意外冷清。人民網 李帆攝
人民網首爾2月26日電(李帆)近年來,韓國經濟正經歷高物價與低增長的雙重挑戰,居民消費意願持續低迷,市場活力受到顯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