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貶值 韓國彩椒、花卉等行業收入或大打折扣 日本是韓國主要的農產品出口市場,由於最近日元相對韓元正持續走弱,對日本出口依賴度較高的韓國彩椒、花卉等行業也倍感壓力。我們現在就來看一看財經頻道特約記者從首爾發回的報道。…
韓國老年人去年線上消費次數大增142% 圖源:韓聯社 人民網4月21日電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一家大數據研究所21日發布的一份資料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韓國60歲以上老年人群線上消費次數大幅提升。 2021年,韓國所有年齡段的網上消費次數較2019年增加71%。…
涉嫌操縱市場40次!韓國一協會被開出12億韓元“最高”罰單 在韓國,雞肉是主要消費肉類之一,不論是參雞湯還是炸雞,都是韓國的代表性美食,雞肉的價格自然也很受關注。昨天,韓國的雞肉行業振興機構——肉雞協會卻被曝出存在長期操縱市場、哄抬銷售價格的行為,在社會上引起廣泛討論。…
韓國央行上調基准利率至1.5% 新華社首爾4月14日電(記者杜白羽 孫一然)韓國中央銀行韓國銀行14日宣布,將基准利率從現行的1.25%上調25個基點至1.5%。 韓國央行金融貨幣委員會委員朱尚榮當天在記者會上表示,受俄烏沖突影響,韓國物價上漲壓力持續時間可能長於預期,因此不得不採取措施。…
韓國3月餐飲物價同比上漲6.6% 創24年來最大漲幅 圖為首爾明洞美食街區。 圖源:韓聯社 人民網4月12日電 據韓媒報道,受食材漲價、外出就餐·外賣需求恢復等因素影響,韓國3月份餐飲物價同比上漲6.6個百分比,創24年來最大漲幅。…
火雞面保質期在韓6個月在華變一年 韓國三養公司回應 近日,一款自韓國進口的網紅火雞面在韓保質期是中國的一半引發了熱議。這款由韓國三養企業生產的方便面,在韓國本土銷售的產品保質期顯示為半年,而到了中國之后,保質期就變成了一年。…
韓國宣布釋放723萬桶石油儲備 創該國歷史新高 中新網4月8日電 據韓聯社報道,當地時間8日,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韓國政府在與國際能源署(IEA)協商后,決定釋放723萬桶石油儲備。 國際能源署曾於4月1日舉行部長級會議。…
韓企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 積極夯實拓展在華業務 人民網首爾4月6日電 (周玉波、楊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預期增長目標為5.5%左右。圍繞這一目標,韓國商界對中國政府今年將推進的一系列經濟政策進行了分析與解讀,指出中國經濟提振將給韓企帶來商機。…
韓國經濟研究院:韓企數字技術運用能力堪憂 據韓聯社3月29日報道,韓國經濟研究院對海外主要機關數字競爭力的調查結果顯示,韓國在經合組織國家中具有最高水平的數字經濟潛力,但企業的數字技術運用能力排名靠后,同時,在體現數字經濟活用能力的雲計算使用和顧客關系管理(CRM)軟件運用比重、電子商務銷售比重等方面,韓國企業均低於平均水平。在使用大數據的企業比重中,韓國大企業以47.7%排在第6位,中小企業以12.2%排在第10位。…
韓國今年能源進口額激增85% 韓國海關廳2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由於國際能源價格上漲,韓國今年以來能源進口額同比激增超過85%,增大韓國維持貿易平衡和控制消費通脹的壓力。 據韓聯社28日報道,截至3月20日,韓國今年以來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進口額達到384.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5.4%。…
武漢至日韓近洋直達航線單航次運載量創新高 中新社武漢3月25日電 (張芹 黎雲 邱婷) 記者25日從武漢新港管理委員會獲悉,“華航漢亞2”集裝箱貨輪25日靠泊韓國釜山港卸貨后,正駛向日本名古屋。 該貨輪於本月19日滿載著500標箱家電、化工品、醫療用品、汽車零部件等出口貨物,從武漢陽邏港起航駛向韓國釜山港、日本名古屋等港口,運載量較上航次上漲20%,實現船舶滿載運行,創武漢至日韓直達航線單航次歷史最高。…
價格狂漲四成!韓國餐飲店開始囤面粉,咋回事? 受疫情、俄烏沖突等因素的影響,國際糧食市場價格持續震蕩。在糧食自給率較低的韓國,由於小麥等進口谷物的價格上漲,餐飲業出現了商家爭相囤積面粉的現象。…
“鬧魚荒”!韓國進口三文魚價格暴漲 據韓國媒體日前報道,在韓國,由於挪威產活三文魚主要通過經由俄羅斯的航班進口,而俄羅斯關閉領空后航班需繞行,進口三文魚的價格在航空運費的壓力之下飛漲。目前,韓國活三文魚每公斤批發價為24500韓元(約合人民幣129元),較三周前上漲了87%。…
韓調查:2020年全球出口市場中國市佔率排名第一的產品最多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韓民族新聞》15日報道稱,韓國貿易協會旗下國際貿易通商研究院14日發布“2020年全球出口市場市佔率第一產品”分析報告,報告顯示,以2020年為准,中國市佔率排名第一的產品最多,有1798個產品在全球出口市場所佔份額排名第一,其次是德國668個、美國479個、意大利201個、日本154個。韓國在印度、荷蘭、西班牙、法國之后,排名第十。…
印度考慮購買俄羅斯打折石油,韓媒又氣又急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張 靜】據路透社報道,兩名印度官員14日透露,印度政府考慮以優惠價格從俄羅斯購買更多石油和其他產品,以應對市場價格大幅上漲。該消息在韓國引起軒然大波,韓國政府跟隨美國制裁俄羅斯,已被俄列入“不友好國家黑名單”,正當在俄韓國企業因為制裁問題焦頭爛額之際,印度“乘虛而入”,讓韓國媒體又氣又急。…
韓媒:韓政府決定停止與俄羅斯央行交易 中新網3月7日電 綜合韓媒報道,韓國政府7日在首爾辦公大樓舉行第13次烏克蘭局勢應對工作組會議,考慮到國際社會對俄金融制裁動向,決定採取停止與俄羅斯中央銀行交易等額外制裁措施。 報道稱,韓國政府還決定對俄羅斯、烏克蘭出口佔比超過30%的韓企提供最多1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15萬元)的資金支持。…
韓媒:2021年韓國汽車產量排在全球第五 中國第一 人民網訊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汽車產業協會(KAMA)28日發布的一份調查資料顯示,2021年韓國汽車產量同比略減1.3%,為346.2299萬輛,排名維持全球第五。 去年全球汽車產量同比增加2%,為7978萬輛。…
韓國經濟增長仍面臨不小壓力 韓國央行近日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韓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4%,創11年來新高。韓國央行表示,出口增長、消費反彈、設備投資和政府支出擴大等因素共同促使經濟實現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