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強科技股”吸金力飆升 韓國散戶搶灘布局 人民網3月21日電(李帆) 隨著美股“七巨頭”(Magnificent 7)股價震蕩加劇,國際投資重心悄然轉向新興科技板塊。以小米、阿裡巴巴、比亞迪、騰訊等為代表的中國“十強科技股”(Terrific 10)持續走強,吸引全球關注。…
韓家庭外出就餐支出首超食材採購 “外食物價飆升成主因” 圖為韓國首爾麻浦區一家中餐館售賣的炸醬面。圖源:韓媒《韓民族日報》
人民網3月20日電 去年韓國家庭每月平均外出就餐支出首次超過日常食材採購費用。…
韓國掀起纜車建設熱潮 引發生態爭議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黎枳銀 任曉雅】據《韓國先驅報》16日報道,韓國近年來新建多條纜車索道,加速推進觀光纜車項目建設,但引發有關損害生態環境的爭議。 報道稱,韓國首爾市計劃開通連接明洞站與知名旅游景點南山山頂的第二條纜車,全長832米,索道上設25個10人座車廂,每小時的載客量可達1600人。…
韓媒:AI在韓國律考合格 韓國《朝鮮日報》3月14日文章,原題:拿到律師考試合格分的AI 韓國法律AI“Super Lawyer”在高難度的律師考試中獲得合格分數。在公法、民事法、刑事法相關的150道題中,AI答對111題(正確率74%),考試合格線為103題。…
韓國半導體對華出口暴跌 韓相關人士:中國本土企業技術和生產能力提高所致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韓國《朝鮮日報》16日報道稱,今年2月,韓國信息通信產業出口額創下了歷年同月第二高的成績。不過,由於對中國的出口驟減30%以上,韓國最大出口產品半導體出口額比去年同期減少3%。…
韓媒:韓國鋼鐵行業面臨嚴峻挑戰 鋼鐵巨頭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任伊然】韓國鋼鐵行業正面臨嚴峻挑戰。據韓國《京畿新聞》16日報道,韓國鋼鐵巨頭現代制鐵公司近日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韓國經濟面臨“三重打擊” 支柱產業承壓、貿易壁壘加劇 人民網首爾3月13日電(李帆)韓國統計廳近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1月,韓國生產、消費和投資三大經濟指標全面下滑。這是繼2024年11月后,時隔兩個月再次出現經濟“三連降”現象。…
韓媒:韓國遺產稅迎75年來大變革 輿論褒貶不一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韓聯社12日報道稱,韓國企劃財政部當天正式公布“引進遺產取得稅方案”,這是韓國時隔75年首次對遺產稅體系進行全面改革。然而,韓國輿論界對該方案褒貶不一。…
汽車產量跌至全球第七 韓國憂慮“制造業正陷入困境”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據韓聯社10日報道,韓國汽車移動產業協會當日發布的《2024年全球汽車生產現況》報告稱,雖然2024年韓國汽車出口量同比增加0.6%,但本土銷量同比減少6.5%至163.5萬輛,為2013年以來的最低紀錄。由此導致該國2024年汽車總產量同比減少2.7%至413萬輛,全球排名較2023年下降一位,跌至第7位。…
內外需求雙重疲軟 產業政策尚未完善 韓國擔憂制造業面臨前所未有危機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莽九晨 環球時報記者 任伊然】今年年初,韓國制造業生產指數大幅下降,內需和出口同時出現負增長,引發市場對韓國經濟支柱穩定性的廣泛擔憂。韓國經濟界相關人士呼吁政府採取緊急措施,制定增強競爭力的產業支援方案。…
環比增長近200%!中國科技股引發韓國投資熱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倪浩】“今年,中國高科技行業受到海外投資者的密切關注,韓國投資者購買中國股票的熱情正在上升。”韓媒《dspdaily》9日報道稱,根據韓國証券存托結算院的統計數據,2月韓國投資者投資中國內地和香港股票的月度交易額達7.82億美元,環比增長近200%。…
韓國科技人才短缺 申請條件嚴苛的“高端簽証”能否破局?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任伊然】韓國《東亞日報》6日報道稱,韓國政府5日決定新設高端人才簽証,旨在吸引全球尖端領域的科技人才,應對國內勞動力短缺及全球人才競爭的雙重挑戰。然而,這一計劃能否取得實際效果引發了外界的廣泛質疑。…
韓媒:韓國緊張應對美芯片法案變局 代總統開會決定設立“尖端戰略產業基金”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莽九晨】韓國《每日經濟》5日報道,當地時間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國會聯席會議演講中表示,應該廢除拜登政府時期制定的《芯片與科學法案》(簡稱芯片法案)。這一表態令韓國半導體業界籠罩著緊張的氣氛。…
韓國股市交易延長至一天12個小時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莽九晨】韓國政府正在推出資本市場改革的關鍵舉措,韓國《亞洲日報》近日援引金融界消息稱,韓國首個另類交易系統“NEXTRADE”(簡稱“NXT”)將於3月4日正式投入運營。NXT的推出旨在提升交易便利性,進一步降低投資者參與國內資本市場的門檻。…
去年韓國人均消費豬肉30公斤 五花肉最受歡迎 圖源:韓媒MBC新聞
人民網3月3日電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韓國農村經濟研究院3日發布的《2025農業展望報告》顯示,2024年韓國人均豬肉消費量約為30公斤,較常年平均水平(28.1公斤)增長6.8%,創下新高,反映出消費者對豬肉的持續喜好。
報告指出,2024年韓國人均豬肉消費量估算值為30.0公斤,是雞肉(15.2公斤)和牛肉(14.9公斤)消費量的近兩倍,相當於大米消費量(55.8公斤)的一半。…
韓國經濟面臨“雙重困境”:高物價與低增長加劇消費降級趨勢 圖為首爾一家曾食客盈門的熱門餐廳,在晚餐時段意外冷清。人民網 李帆攝
人民網首爾2月26日電(李帆)近年來,韓國經濟正經歷高物價與低增長的雙重挑戰,居民消費意願持續低迷,市場活力受到顯著影響。…
韓國央行再次下調基准利率 新華社首爾2月25日電(記者陸睿 姬新龍)韓國中央銀行韓國銀行25日宣布,將基准利率從3.0%下調25個基點至2.75%。 韓國銀行金融貨幣委員會當天召開會議表示,盡管外匯市場風險尚存,但考慮到近期物價漲幅趨穩、家庭債務增長放緩及經濟增長率可能顯著回落等因素,決定通過降息提振市場信心。…
電視機出貨量落后中國 韓國討論應對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莽九晨】韓聯社近日援引市場調研機構奧姆迪亞(Omdia)23日發布的數據報道稱,以去年為准,中國主要電視機品牌TCL、海信、小米的合計出貨量在全球市場所佔份額為31.3%,首次超過韓國品牌三星電子和LG電子(28.4%)。 報道稱,中國電視機廠商2020年出貨量所佔全球市場份額為24.4%,之后逐年上升,去年首次突破30%。…
首爾嚴打假冒商品銷售 明洞黑市經營手法曝光 首爾明洞被查處倉庫內陳列的假冒商品。 圖源:首爾市民生司法警察局
人民網首爾2月24日電 據韓國KBS、《東亞日報》等媒體報道,20日,首爾市明洞地區一伙專門向外國游客銷售假冒名牌商品的犯罪團伙被執法部門查獲。…
韓報告:韓國絕大多數半導體技術已被中國趕超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莽九晨】據韓聯社23日報道,韓國科技評估與規劃研究院當天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韓國絕大多數半導體技術已被中國趕超。 該研究院針對39名韓國專家進行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截至去年,韓國所有半導體領域的基礎力量均落后於中國。…
韓媒:韓國加大投入參與國際標准制定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據韓聯社19日報道,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國家技術標准院當天表示,將對提高國家標准技術能力的事業投資425億韓元(約合2.15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增加22%。此舉是為促進未來尖端技術領域國際標准的開發,是去年5月公布的《尖端產業國家標准化戰略》的后續措施。…
AI催生芯片爭霸戰 韓國半導體能否守住HBM領先地位? 人民網首爾2月19日電(李帆)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的快速發展,高帶寬存儲芯片(HBM)作為AI計算的核心組件,市場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韓國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要參與者,正加速布局HBM市場,以鞏固技術優勢並搶佔未來制高點。…
AI競爭推高關鍵硬件需求 韓國、印度和沙特等國家“囤貨”GPU 【環球時報記者 陳子帥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莽九晨】人工智能(AI)的技術能力以及前景正在推動不少國家加大對於相關硬件的投入,以跟上世界競爭的步伐。韓國代總統崔相穆2月17日表示,到明年上半年將擴大供應1.8萬個高性能GPU(圖形處理器)。…
水果進口創新高 韓媒擔憂本土農業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莽九晨】韓國去年橙子、菠蘿等新鮮水果進口額首次超過14億美元,創下歷史最高紀錄。韓國《每日經濟》16日報道分析認為,受供求不穩導致水果價格上漲、美國貿易壓力等因素影響,韓國水果進口將進一步增加。…
克宮稱俄美元首通話后 尚未收到西方、日韓商界計劃返俄的信號 當地時間2月15日,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稱,在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話后,克裡姆林宮尚未收到任何來自西方國家、韓國和日本商界計劃重返俄羅斯的具體信號。 同日,塔斯社報道稱,俄購物中心聯盟副主席帕維爾·柳林表示,愛特思集團(Inditex)旗下品牌(Zara、Bershka、Pull&Bear、Stradivarius)重返俄羅斯的談判正在私下進行。…
特朗普宣布將對進口鋼鐵征收25%關稅 韓國鋼鐵業界陷入“緊急狀態”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莽九晨】美國關稅大棒的陰影籠罩著韓國。2月,在韓國慶北浦項市,現代制鐵的浦項第二工廠前門可羅雀。…
韓國國會議長禹元植:希望遼寧“支持韓企投資” 進一步擴大互惠合作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韓國國會議長禹元植率領國會代表團8日在沈陽同遼寧省官員會晤。其間,禹元植強調,韓中地方交流是兩國關系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調查顯示韓國約七成上班族有跳槽想法 韓國知名招聘網站一項調查顯示,約七成上班族表示今年有跳槽的想法。 據《韓國先驅報》8日報道,招聘網站Saramin調查1467名上班族后發現,擔任副經理職位的人跳槽意願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