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一季度經濟意外萎縮 內外雙重壓力下復蘇前景承壓

2025年04月30日14:18  來源:人民網-韓國頻道
 

       人民網首爾4月30日電(周玉波)在全球經濟復蘇依然乏力的大背景下,韓國今年第一季度經濟意外陷入萎縮,引發各界對其增長動能減弱的高度關注。根據韓國央行4月24日發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韓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下降0.2%,為時隔三個季度再現負增長,亦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首次出現同比萎縮。

       專家普遍認為,建筑投資和內需消費遠低於市場預期,是拖累韓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在當前政策缺位的情況下,第二季度或仍難以擺脫負增長陰影。

       數據顯示,一季度韓國建筑投資環比下降3.2%,設備投資下降2.1%﹔民間消費與政府消費雙雙下滑0.1%﹔出口下降1.1%,進口則減少2.0%。多項關鍵經濟指標全面回落,凸顯內需外貿雙重承壓。

       據悉,為了緩解經濟持續低迷的狀況,目前韓國政府僅提交了約12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50億元)的補充預算案,尚未獲得國會批准,難以形成有效對沖。有分析人士認為,即便新政府盡快上台,政策效果恐怕也要到第三季度才能逐步顯現。

       與此同時,外部風險持續施壓。美國特朗普政府在3月末重啟關稅工具,對包括韓國在內的多個經濟體出口產品加征25%的“解放日關稅”,致使韓國汽車、鋼鐵等傳統出口行業面臨嚴重挑戰。研究人士警告稱,受關稅沖擊影響,韓國淨出口在未來數季度可能持續承壓。 另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韓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從明年起被台灣反超。韓國人均GDP突破4萬美元的時間點也被推遲至2029年,比原先的預測晚了兩年。

       多位經濟學者呼吁,當前形勢下,韓國新政府需加快財政與貨幣政策協同,提振市場信心,並為下半年經濟反彈創造空間。此外,還需積極應對美韓貿易磋商壓力,在7月“關稅寬限期”結束前尋求合理的雙邊協調方案。

       從宏觀角度來看,韓國經濟正面臨國內需求萎縮與外部貿易不確定性疊加的局面,增長動能顯著減弱。如何有效平衡結構性改革與短期刺激,將成為韓國新一屆政府必須直面的核心課題。

  →→更多經濟新聞

(責編:吳三葉、周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