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愛改名!更換名頭盼改命,精選字眼求好運

2022年06月01日09:27  來源: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林龍優】自從韓國總統府從青瓦台搬至首爾龍山區國防部大樓后,“搬遷工作組”一直忙著為新總統府征集新名。截至5月中旬收集到的征名當中,帶有“國民”和“民”字的居多,其中“國民館”的呼聲最高。甚至還有網友提議效仿英國首相府“唐寧街10號”,把韓國新總統府命名為“梨泰院路22號”。多年來青瓦台作為大韓民國最高權力象征,名稱也曾幾度更改。韓國第一任總統李承晚將其命名為“景武台”,第二任總統尹潽善在任時更名為“青瓦台”。韓國人有改名傳統,不僅總統府、首都、街道改名,普通人也熱衷於改名,理由很多,對他們來說,改名就是“改命”,寄寓美好期許。

韓國新總統府(上)及征集新名網頁

  明星改名很普遍

  韓國近幾年經濟不景氣,失業率高,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很多人感到迷茫,看不到未來,從而希望通過改名來開始新的人生。例如,韓國職業棒球隊隊員在賽季開始之前把原名“韓東民”改成“韓萸暹”,再次打出非常好的成績,媒體評價其“像獲得了新生一樣”。雖然沒有科學根據,但明星通過改名來改命,算是娛樂圈常見事。韓流明星孔劉、玄彬、崔智友等都改過名,據報道,他們都在改名后變得大紅大紫,星途一路順遂。

  另外,也有很多韓國人因為重名的人太多、嫌名字的諧音不好聽、不喜歡等原因申請改名。2017年時任韓國總統朴槿惠因為丑聞而陷入罷免危機時,全國范圍內跟她同名的民眾紛紛提交申請改掉這個倒霉名字。有的人直接在改名申請上寫道:“每當電視上播放有關前總統的新聞時,都會不自覺地被嚇一跳。”此外,因為跟連環殺手或有名的罪犯同名而申請改名的人也不少。

  韓國年輕人特別熱衷改名字,感覺改名字就像整形一樣,讓自己變得“更時尚”。筆者的一位朋友就因為名字太土而申請改名,父母也沒有明確表示反對。她請了算命師算過新的名字以后,提交法院申請,近期就以全新的身份開始新生活了。

  在上世紀90年代初,韓國人改名的條件是非常嚴格的,父母取的名字原則上不能改。直到2005年,韓國法院放寬了申請條件,隻要申請人無意隱瞞犯罪或逃避法律制裁,原則上可根據個人意願改名,2006年改名申請突破了10萬份。據報道, 2010年到2019年,共有146萬韓國人改名。

  韓國人青睞的名字

  韓國人的名字分為“韓文”和對應的“漢字”,絕大部分韓國人都會在身份証上登記這兩個名字,隻有少部分人取名的時候沒有對應的漢字。改名政策放寬以后,很多人申請更改韓文名字,為了能有對應的漢字。

  在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韓國,漢字人名通常都是有寓意的。除了按輩分和陰陽五行取名以外,男生名字中經常使用發音響亮大方、擲地有聲的名字,例如:哲、俊、亨、根、浩、炳、銘、旭、鎮、燮、載、勛、汎、泰、元、國、鉉等,女生名字中經常使用發音溫柔、美麗、能產生華麗印象的名字,例如:英、淑、熙、喜、賢、珠、美、娥、貞、真、恩、知、智、蓮、花、愛、惠、芸等。

  韓國人一般使用韓文名字,漢字隻用在正式的文件上作為輔助。有些人韓文名字相同,但漢字不同名。例如,韓文jin可能對應真、珍、振、鎮等漢字。當改名字的時候,比起改韓文名字,更多人選擇改對應的漢字,他們更重視漢字的意義。除了有明確想法的人,一般人都喜歡請算命師幫忙改名,根據陰陽五行算命以后再挑選適合自己的漢字名。據報道,2019年申請改名的男性最喜歡的名字是“min jun(敏俊)”,女性最喜歡的名字是“ji an (吉安)”。

  常見的韓國人姓名都是三個字,有的人姓名是四個字,比如姓復姓“南宮”“諸葛”“獨孤”“東方”等。

  濟州島街道為中國游客改名

濟州島“蠶丘路”

  由於改名申請相對簡單,通過率又高,近年來申請改名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很多人還在博客分享自己改名的經驗,得到很多支持和好評。也有人分享了失敗的改名經歷,例如申請改名的原因寫“如果不改名字的話會影響我的健康”等不科學的理由。改名以后不喜歡也可以再改,或者改回原來的名字,但不是百分百會獲批。

  對個人來說,改名也會帶來一些麻煩。改名申請獲批后,申請人需要在1個月內更改身份証、銀行、保險和電信公司等個人信息,不然會被罰款。改名以后可能會導致朋友失聯以及網上實名認証失敗等諸多不便。

  游客把一條繁華的商業步行街改名為“寶健路”。緣由是2011年中國寶健集團的1.1萬余名員工訪問濟州島,帶來大量外國客流。后來因為“薩德”等原因,訪韓的中國旅游團急劇減少,當地商家和居民又要求街道改名。在廣泛征名之后,2017年12月正式改名為“蠶丘路”,取此名是希望濟州成為人才輩出、發財致富的風水寶地。有游客留言說,“以后中國游客回來了是不是又要把名字改回來?”

  →→更多社會新聞

(責編:申玉環、吳三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