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莉悲劇”揭開慘烈的韓娛圈生存現狀【3】

2019年11月15日09:14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雪莉悲劇”揭開慘烈的韓娛圈生存現狀

  網絡暴力亟待整治

  雪莉在2013年公開與年長其14歲的嘻哈歌手崔子的戀情后,相比從前更加釋放自我,隨之而來的是大量對其過往“舞台上黑臉”“KTV罵人”“飆臟話”等行為的責難。

  相比20年前,如今韓國的娛樂市場競爭無疑愈演愈烈。“發達的互聯網技術,為藝人們提供了比20年前更多的展示平台,但不能否認,這是一把雙刃劍,作為粉絲文化的‘病態’產物,鍵盤俠、網絡暴力給藝人帶來了很大的傷害。”談到雪莉生前所遭遇的網絡暴力,張靜如是說。

  雪莉在社交媒體發布的一些為了倡導“no bra”運動而沒有穿內衣的照片下面,現在還能看到大量性騷擾的惡性留言,在保守的韓國演藝界,敢於說出真實想法的雪莉,被視作“異端”。BBC發文評論雪莉的去世是“惡毒的粉絲文化”的惡果﹔華盛頓郵報寫道:“如果她真的是自殺,那麼經紀公司對於藝人精神健康支援的不足和部分苛責的粉絲給予明星的巨大壓迫就是根源所在。”

  據韓聯社新聞報道,韓國國內網絡名譽損毀案件的申告量在過去六年間增長了三倍之多,但這些案件大部分都因為追責困難而不了了之。

  說到韓國的網絡環境,司捷直言是一種“洪流無序”,他談道:“雖然韓國是網絡實名制,申請ID需要實名認証,但是ID的命名是不需要實名的。就算你找到了造謠誹謗的源頭,會發現他們的用詞是‘據說’‘據傳’,這種表述很難追究責任。”

  對於“鍵盤俠”,司捷也難掩深惡痛絕之情,“他們完全是按照自己主觀的想法去幻想,去給一個人下定論,而且做這件事完全零成本。”某位韓國娛樂業內人士一語中的:“藝人因為收入偏高,有一部分人就會以收入來衡量,認為他們可以接受過度的惡評,將他們放到砧板上隨意評判,這種意識是需要改變的。”

  今年可謂韓國娛樂圈的多事之秋,YG娛樂公司旗下藝人李勝利涉性交易案、SM公司的東方神起前成員朴有天涉毒案件先后曝光,無疑嚴重損害了偶像藝人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就在雪莉去世后,對於其死因的無端猜測開始在網絡上流傳。對此司捷指出這是公眾對娛樂圈和娛樂明星的偏見使然,“如果把娛樂明星換成一個體育明星,你會怎麼想呢?”

  司捷繼續補充道:“涉及違法犯罪的行為更多要從藝人自身來找原因,公司管理上可能有漏洞,但絕不是主要原因,”他表示:“劣跡對偶像藝人來說是致命的,所以從練習生開始,直至出道以后,公司始終很看重對於旗下藝人的約束。”

  談及網絡環境的改善,司捷顯得有些無奈,他認為這個問題在當下“無解”,“這需要時間和過程,需要公眾素質、網絡平台、法規約束等各個方面的共同進步才能解決。同時從公司的角度來說,給旗下藝人提供健康的法律協助也是很重要的。”

  在雪莉去世后,韓國已經有相關機構開始著手整治網絡環境。10月25日,韓國國會科學技術信息通信委員會任職的朴善淑(音譯)議員提交了一項內容為“互聯網利用促進,及信息保護等相關法律部分改正法律案”的議案。提議給予相關機構對網絡惡性留言進行管制和刪除的權力。同日,韓國搜索門戶網站DAUM也宣布將廢除演藝新聞的留言功能,同時還將刪除相關人物的搜索關鍵詞。此次管制法規的促進和網絡平台的功能改進,可謂邁出了抑制網絡暴力的重要一步。

(責編:申玉環、吳三葉)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