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藝人抑郁症高發
據一份不完全統計,2005年至今韓國演藝圈已有近30人因抑郁症或疑似抑郁症自殺。
曾經出演《女高怪談》《宮女》《向著炮火》的韓國女演員朴真熙在2009年發表的延世大學社會福祉專業碩士畢業論文《演員的壓力和抑郁,以及自殺想法相關研究》中寫道:“演藝人中有38.9%患有抑郁症,40%有過自殺的想法。”這篇論文的結論表明,過度的私生活曝光、惡評、不穩定收入,以及對未來的不安感,都是藝人患抑郁症和自殺沖動的原因。
和雪莉同為SM公司的藝人金鐘鉉在2017年12月燒炭自殺,他在遺囑中寫道:“我無法戰勝它,我厭惡我自己,不管怎麼對自己說要打起精神來,也找不到答案……如果問我為什麼死了,我會說是因為累了。”
雪莉在去世不久前的一檔節目中也曾經吐露自己患有社交恐懼症和恐慌障礙,並且因為抑郁症已服用了三年精神科藥物,她在節目中稱:“崔真理(崔雪莉原名)內心是灰暗的,但在外面必須要假裝陽光。”和雪莉親近的某位女子組合成員在出事后告訴媒體,雪莉曾經多次說過感覺“活著太累”。
除了被確診的抑郁症患者,正在飽受精神壓力折磨的藝人比比皆是:最近剛剛以新組合SuperM成員身份在美國出道的金鐘鉉生前隊友李泰民在採訪中吐露生活在公眾的視線之下,要時刻注意自我管理,事事都要小心,讓他很辛苦﹔今年7月,女子組合TWICE的成員名井南因為極度的心理緊張中斷了活動,醫生診斷為不安障礙。
女子組合EXID成員Hani曾經在某檔綜藝節目中談到如果合約期滿,最想成立心理咨詢公司,為偶像練習生們提供心理治療,因為“練習生時期同苦同樂的朋友們必須要互相競爭,這個現實太艱難了。”
作為明星,這些年輕人要時刻謹言慎行維護自己的公眾形象,絲毫輕浮的話語和行動,就會招致過度的責難,甚至會被要求“道歉”,就連談戀愛也像是犯罪,需要向粉絲道歉。這些常人根本無法承受的壓力,被加在了這些十幾歲就出道,在公司的管理下,將舞台視作自己“世界的全部”的孩子身上。
曾就職於韓國娛樂公司,並帶過練習生的三尚傳媒藝人總監張靜談道:“練習生的世界永遠是相對單純的,和學校、社會不一樣。這些孩子沒有經歷正常人該有的成長過程,從小就是經紀人在幫助他們做所有事情,他們甚至沒有太多和同學相處的經歷,心理承受能力,根本抵不過出道后需要面對的風雨。”
某心理咨詢機構的心理醫生對偶像明星的心理狀態進行了解讀:“年少出道的人,對外界過度的關注,並沒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備,這導致他們抑郁和不安。這些本該在青少年時期就應從集體的紐帶關系中獲得安定感的孩子,還沒來得及融入,就被動地成長為大人,這是強制性生長,會導致他們在強壓下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同時他們缺乏與家人共處的時間,作為這種被剝奪感的補償,他們將成功看得很重,一旦結果不理想,打擊也將是加倍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