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校園暴力事件頻發 誰之過?

2017年09月15日17:18  來源:人民網-韓國頻道
 

人民網首爾9月15日電(夏雪)本月1日晚,釜山發生了一起震驚全韓的校園暴力事件。某女子中學3名學生在一家工廠附近的巷子裡,使用廠房周邊的鐵質器材、椅子、玻璃瓶等工具對其同學進行狂毆。全程持續約1小時40分鐘,致使受害者后腦部出血、口腔破裂、血流如注。

受害者照片

更令人震驚的是,施暴學生讓受害者跪坐在地后拍下照片與朋友分享,並有恃無恐地問朋友“夠嚴重嗎?會進(監獄)嗎?”隨后,這張受害者渾身是血、低頭跪地的照片在網絡上瘋傳,惡劣程度震驚世人,引發群憤。

韓國校園暴力事件頻發。

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在韓頻現,網絡上流傳大量的學生暴力視頻。暴力手段、情節之惡劣,觸目驚心。據韓國青少年暴力預防財團調查結果顯示,超過56%的學生曾因同學的暴力行為感到痛苦,並且校園霸凌正呈明顯的低齡化趨勢。各種暴力事件如病毒般穿透韓國校園,引起了社會極大關注和擔憂,同時也讓人不由深思其背后潛在的社會問題。

韓國《少年法》究竟保護的是誰?

按照韓國現行《少年法》的規定,未滿18周歲的青少年在犯下可被判死刑、無期徒刑等惡劣罪行時,所受的法律懲處力度要輕於成年人,最高刑期也隻有20年。

受害人兩個月前被同一撥女生施暴,但當時警方僅對施暴者進行批評教育便了事。受害女生母親認為,這次女兒再次被打,是她們展開的報復行動。她認為,由於警方在上次施暴事件中的處理不到位,才導致第二次事件發生。而韓國警方則認為,他們處理此類案件時確實比較頭痛。如果案件是成年人所為,直接就可以將他們拘留調查。但由於施虐者都是未成年人,是否能夠採取拘留措施,限制嫌犯人身自由,警方也拿捏不准。

林志英女士在一場校園暴力事件中失去了唯一的兒子。對於此次發生的暴力事件,她忿忿地說道,“很多學生認為自己是未成年人,即使自己的暴力行為被發現,頂多只是被口頭教育或坐幾天牢而已,所以就毫無顧忌地欺負同學。如果只是因為犯罪學生年齡小、不成熟,就不嚴懲他們的話,今后他們隻會更加囂張地犯罪,釀成惡果。”

不少網友認為,本用於保護未成年的韓國《少年法》卻成了縱容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法律層面對施暴者的處罰可以說微乎其微,成本太低的未成年違法犯罪,導致校園暴力層出不窮。

父母角色缺失

家庭在青少年的價值觀形成上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人、社會人士潛移默化的影響,家庭關愛的缺失會造成青少年價值觀產生偏差,以欺負同學為樂,導致了校園暴力的屢禁不止。

韓國湖西大學心理學教授李光在認為當今社會嚴重的青少年犯罪現象形成的原因是“缺乏犯罪意識”。他分析道,“如果缺少來自家庭的人性教育,無法與人進行正常交流,孩子們就很難擁有犯罪意識。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這些孩子沒有得到來自家人的關愛。正因為如此,現在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屬於‘外向型憤怒性格’,他們會通過毆打他人來發泄自己內心的不滿,通過怨恨他人來平復自己的憤怒。”

此外,不少施暴者父母對子女盲目袒護,不承認他們所造成的犯罪事實,這樣的態度會更加縱容施暴青少年,讓他們更難認清自己的犯罪行為。韓國校園暴力受害者家屬協會會長表示,“施暴者父母擔心這樣的事情會影響自己孩子升學等未來的發展,因此不承認自己孩子的犯罪行為。這些施暴青少年之所以沒有積極反省自己的犯罪行為,與其父母的過分袒護有著直接關系。暴力即是犯罪,隻有認清這一點才會在正確的道路上前行。如果犯了錯誤卻不承認,這等於是犯罪學生自己主動放棄反省的機會。”

學校管理不到位

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但在校園暴力事件中,學校有著不可推卸的作用。有專家認為韓國校園暴力與學校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分不開,學業上的壓力使得學生長期處於精神壓力狀態,進而引發校園暴力行為。許多學校重視知識教育,卻忽視對學生的心理教育。

而且隨著校園暴力的類型呈現多樣化趨勢,學校管制的難度也在不斷增大。韓國綠樹青少年暴力預防團體心理咨詢中心負責人表示,“除了身體和語言上的暴力行為,像網絡暴力及社交軟件暴力等新型校園暴力行為正頻繁發生。語言暴力、孤立或排擠等心理上的暴力折磨,都是老師、家長很難覺察的,並且施暴証據也很難搜集。”

此外,很多校園暴力事件發生后,施暴者大多會威脅被打對象“不准告訴老師,如果告訴老師,很可能面臨更為嚴重的報復。”這也助長了施暴者的肆意妄為。

校園暴力的解決任重而道遠

韓國校園暴力事件頻發。

此次暴力事件引起社會強烈譴責。目前有近27萬韓國民眾在青瓦台總統府官網上請願,要求廢除韓國《少年法》,嚴懲施暴者。請願內容中寫道,“當前濫用《少年法》的不良青少年越來越多。他們仗著自己未成年,做出的行徑比成年人更加殘忍。”因最近未成年人犯罪事件層出不窮,國會上也涌現出一批關於修改《少年法》的提案。

警察出身的韓國共同民主黨議員表蒼園表示,韓國既缺乏專門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政策,也沒有專門機構管理未成年人犯罪。對於應受到處罰的青少年犯罪人員,沒有專門用來收容、保護、治療、教化他們的設施和人力投入,於是導致未成年人犯罪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他認為,警方對青少年犯罪人員進行調查處理后,礙於《少年法》,無法給予相應處罰。再加上受害者及家屬沒有得到及時的支援和保護,施暴者便可以再次進行犯罪。韓國政府應以此次案件為戒更加重視該問題。

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時而見諸網絡,為整個韓國社會敲響了警鐘。如果不能及時遏制,任其蔓延和發酵,帶來的社會負面影響力必將不堪設想。為了還校園一個寧靜,從源頭上遏制校園欺凌、校園暴力的發生,需要每個家庭、每個學校以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更多社會新聞

(責編:實習生、李美玉)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