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长出“中韩友好林”:种一片绿荫,结一份情谊

2022年06月22日08:5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银川6月19日电(记者 谢建雯)从高空俯瞰毛乌素沙漠,一道南北长60多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的绿色屏障横亘其西南边缘,这里是宁夏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绵延的绿洲中,有一片“中韩友好林”,记录着一批批韩国友人播绿护绿的坚守和中韩“治沙人”浓厚的情谊。

  “这些年以树为媒,我们栽了树也交了朋友。树不骗人,活就活了,一年比一年高,我们的友谊也一年比一年深。” 白芨滩管理局副局长魏蒙说。

盛夏时节,“中韩友好林”为沙漠带来一片绿荫,同时也讲述着中韩“治沙人”的坚守和汗水。(新华社记者谢建雯摄)

  白芨滩在上世纪50年代还是“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苦瘠之地。60多年来,在当地人的不懈努力下,这里累计治沙造林63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1%,有效遏制了毛乌素沙漠南移和西扩,成为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先后有125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专家来此参观考察。

  早在2010年,时任韩国女性家族部事务官李汉国在白芨滩考察时曾发出感叹:这里的沙漠治理得很好,看到以前的沙漠变成现在的果园,很震撼,很感动!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2013年春,由几位韩国企业家组成的韩国防治荒漠化志愿者团体,在中央民族大学韩国文化研究所前任所长黄有福的陪同下,来到白芨滩。远处,林业工人们忙着扎草方格的沙区满目焦黄,而眼前已经得到治理的低矮灌木区却绿意盎然。

  “这种对比让他们惊讶不已,当即就拿起锹,在沙区学着扎起了草方格。”黄有福说,“他们不是做样子,干起活来很踏实。”

  韩国三面环海,气候湿润,并没有沙漠。这群漂洋过海、千里迢迢到中国植树的韩国友人让黄有福和魏蒙感动。一番商量后,志同道合的两国“治沙人”决定共建一片“中韩友好林”。

2014年10月,黄有福(右四)等人在宁夏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了“中韩友好林”揭碑仪式。(受访者供图)

  虽然已经79岁,受到鼓舞的黄有福多年来并未停下公益治沙。他还带着中国朝鲜民族史学会朝鲜民族发展专业委员会的回、汉、蒙、朝鲜等各民族学者参与其中,与韩国这一民间治沙团体一道,每年到白芨滩开展友好植树及捐助活动。

  “防沙治沙、改善生态是全人类共同的课题,没有国家、民族界限。”黄有福说,“他们愿意亲自挖一个坑、种一棵树,这种民间友谊对于两国合作发展非常有意义。”

  作为在林场干了21年的老林业人,这片林子是魏蒙看着成长的。这些年,林区多了4000多棵3米多高的樟子松,约60万元建设资金都用于抚育幼苗、养护成树。樟子松耐寒耐旱,四季常青,如今冬日的白芨滩一改单调的沙漠黄,有了一抹亮绿。

  魏蒙说,每年过来的韩国“治沙人”里有老面孔,也有新面孔,有企业家、大学教授,也有研究员、学生。“他们每次来都要在沙漠走上一圈,看看林区变化、前一年种下的树,再就是继续挖坑种树,体验扎草方格。” 魏蒙说,“我们看到了他们保护生态的态度,他们也看到我们防沙治沙的认真。大家如果都能达成共识,合力做一件事就肯定能做好。”

2013年5月,在黄有福(左四)陪同下,一批韩国防治荒漠化志愿者们来到白芨滩开展友好植树活动。(受访者供图)

  白芨滩老林业人王玉国对这群外国人印象同样深刻。虽然语言不通,但他能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善意。 “他们的坚持对我们更多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励。”王玉国说。

  沙漠原来几乎没有生命,如今有了绿量,昆虫、鸟类、兽类逐渐回归,白芨滩的好生态迎来了新朋友。最新数据显示,白芨滩野生植物增加至311种,野生动物增加到129种,豹猫等生态指示性物种开始出现。

  在魏蒙看来,防沙治沙、增绿护绿不是一个单位、一个国家的事,而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的命题,“中韩友好林”就是一个具体而生动的实践。 就像一条纽带,如今这片林子已将两国“治沙人”连到一起。

在宁夏灵武市白芨滩全国防沙治沙展览馆,展览着韩国防治荒漠化志愿者团体2013年参加友好植树活动时的亲笔留言。(新华社记者谢建雯摄)

  “祝愿韩国与中国的合作永恒发展!”这是2013年韩国防治荒漠化志愿者团体写下的一句留言。魏蒙希望: “以后双方接班人也接力护绿,加深这份友谊,那这件事情就会越来越有意义。”

  →→中韩交流相关新闻

(责编:申玉环、吴三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