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閑置青年”人數創紀錄 5年經濟損失逾53萬億韓元

2025年08月18日11:20  來源:人民網-韓國頻道
 

  人民網首爾8月18日電(周玉波)韓國最新研究顯示,近年來不繼續學業、也不參與求職活動的“閑置青年(指暫時不求職在家躺平的年輕人)”規模不斷擴大,已經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過去5年間,由此帶來的經濟損失累計高達53.4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9萬億元)。

  根據韓國統計廳數據,15至29歲的青年人口從2019年的966萬人下降至2023年的879萬人,但與此同時,“閑置青年”卻從43萬人增至48萬人。特別是擁有大學及以上學歷的群體,佔比持續上升,從2019年的15.9萬人增至2023年的18.4萬人。專家指出,這一現象與經濟低迷和就業市場不穩定密切相關,許多高學歷青年在就業選擇上趨於謹慎,寧可暫時“擱置”,也不急於進入勞動力市場。

  26歲的首爾女性金某就是其中之一。她畢業兩年多來一直沒有求職。金某表示,雖然家人希望她早點就業,但現實讓她感到無力。“即使投了簡歷,也常常沒有回應。朋友們進了公司后,工作時間長、壓力大,我很擔心自己無法承受。”她說,眼下選擇暫時休息比盲目就業更為現實,“等經濟環境好一些,再考慮下一步。”

  研究估算,“閑置青年”的潛在月收入約為180萬韓元,僅為同齡在職青年的83%。隨著更多青年游離於就業和教育之外,韓國社會因此損失了大量潛在產出。統計顯示,2019年至2023年間,“閑置青年”導致的經濟成本累計達53.4萬億韓元,其中2023年一年就高達11.5萬億韓元,比2019年的8.9萬億韓元顯著增加。

  韓國經濟界呼吁政府採取綜合措施緩解問題,包括按教育程度提供差異化政策支持,建立早期發現與信息共享機制,推出心理輔導與恢復性項目,幫助青年擺脫“無力感”。韓國經濟人協會方面還建議,通過提振內需、放寬管制、擴大企業投資活力來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從根本上緩解青年失業壓力。

  分析人士認為,韓國“閑置青年”現象不僅是經濟周期波動的產物,更揭示出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一方面,青年人口持續減少,但就業市場競爭依然激烈﹔另一方面,高學歷青年面臨的“就業錯配”愈發嚴重。這一趨勢若持續,不僅會削弱韓國社會的經濟活力,還可能加劇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勞動力不足問題。韓國亟需通過教育改革與產業升級來改善青年就業結構,否則長期的社會成本將進一步加重。

  →→更多經濟新聞

(責編:申玉環、周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