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黎枳銀】綜合《朝鮮日報》《首爾經濟》等韓媒報道,韓國社會的生育偏好在近30年間發生顯著變化,從過去的“重男輕女”轉向“更想生女孩”,希望生女孩的比例位居全球首位。
民調機構蓋洛普去年10月至今年2月展開調查,其樣本覆蓋全球44個國家和地區的4.47萬名成年人。在問到“如果隻允許生育一個孩子,您希望要一個男孩還是女孩,還是性別無所謂”時,韓國超5成受訪者認為“無所謂”,有28%的受訪者選擇“更希望生女孩”,較日本、西班牙(均26%)等國更高,位居榜首。受訪者選擇“更希望生男孩”的比例則為15%。在偏好生兒子的比例中,印度最高(39%),其次為菲律賓(35%)。
這一趨勢與韓國上世紀90年代初形成鮮明對比。1992年同類調查中,韓國有58%的受訪者希望生男孩,僅10%希望生女孩。當時50歲以上人群中,近八成偏向男孩。韓國統計廳數據顯示,1990年新生兒性別比為每100名女嬰對應116.5名男嬰,2023年降至105.1,回到正常出生人口性別比范圍(即103-107之間)。
《朝鮮日報》稱,韓國這一變化與社會結構和家庭觀念轉變密切相關。蓋洛普強調,受訪者的教育水平和所在國家的人均收入越高,越傾向於認為“孩子性別無所謂”,這表明經濟發展與性別平等觀念之間存在一定關聯。有研究指出,養老與照護責任是影響韓國生育偏好的重要因素。漢陽大學臨床護理研究生院的調查顯示,在照顧老年痴呆患者的韓國家庭中,女兒為老人提供照顧的比例比兒子更高。
→→更多社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