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爾7月21日電(周玉波)自7月16日起,韓國全國范圍內遭遇大范圍強降雨,多地出現山體滑坡、河流泛濫和基礎設施受損等災情。截至20日傍晚,官方通報的傷亡人數已達17人死亡、11人失蹤,逾1.3萬人被迫疏散。
極端天氣:多個地區降下“200年一遇”暴雨
根據韓國氣象廳分析,此輪降雨屬“極端天氣事件”。從16日至20日,包括忠清、湖南、京畿、慶尚等地在內的全國10個地區,單日降水量達300至400毫米,達到了“200年一遇”的水平。部分地區,如仁川瓮津郡與京畿道抱川市,甚至在一小時內出現接近100毫米的降雨。
氣象專家指出,此次極端暴雨的主因,是北方冷空氣與南方高溫濕潤空氣在朝鮮半島上空長時間對峙,形成了持續的對流層不穩定結構,加之地形影響與全球變暖導致大氣中水汽含量增加,共同促成了此次災情。
受災嚴重:山體滑坡、居民傷亡、道路封閉
災情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為慶尚南道山清郡。該地在19日晚至20日凌晨累計降雨量高達793毫米,山體滑坡造成10人死亡、4人失蹤。在京畿道加平郡,突發山洪沖毀民居和露營地,造成至少7人死傷或失蹤。
全國已有15個市道、95個市郡區的1萬3,492人被迫緊急疏散,目前仍有超過2,400人滯留在臨時安置點。全國部分道路與國立公園封閉,鐵路運輸雖總體正常,但郊區個別區段暫停運行。
慶尚南道山清郡發布全員避險令。圖源:韓國KBS報道截圖
政府應對:總統下令迅速劃定特別災區 啟動全面支援
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韓國總統李在明下令盡快推進特別災區指定工作,以縮短從災情確認到支援啟動的時間。被列為特別災區的地區將獲得稅收減免與國家財政直接支援。他同時強調,氣候變化已令“極端暴雨與高溫交替發生”成為常態,亟需從國家層面重建應對機制。
國務總理金民錫前往受災嚴重的光州地區視察災情,並承諾政府將投入最大行政力量支援災區居民的生活與災后重建工作。
執政黨與在野黨領導人亦前往災區視察並參與恢復作業,表示將暫時中止黨內日程,全力支援災后恢復。
災后風險仍存:高溫來襲+余震未平
氣象廳表示,隨著梅雨前線北移,韓國已進入典型高溫時段,本周起各地白天氣溫將超過33攝氏度,夜間也將出現“熱帶夜”現象。盡管梅雨已停,未來幾天局部地區仍可能因大氣不穩定出現雷陣雨,加劇空氣濕度,對恢復作業構成挑戰。
氣象專家和災害管理人員警告,因極端天氣頻率明顯增加,韓國需盡快建立更為高效的預警系統和避災體系,包括山區滑坡監測、河道水位預警和居民撤離機制等,以應對“氣候危機時代”帶來的不確定性。
→→更多社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