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案二審無罪 尹錫悅案懸而未決 “政壇韓劇”即將迎來大結局

張昀 唐鑫

2025年03月27日08:52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3月26日,韓國首爾高等法院對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一案作出二審宣判,判定李在明無罪。然而,該案仍未迎來最終定局,如果檢方繼續上訴,李在明仍將面臨被剝奪選舉權進而無法參選的命運。

  當天,首爾高等法院在判決書中指出,李在明做出的“在擔任京畿道城南市長時期不認識前城南城市開發公社第一處長金文基”等相關發言以及有關“城南市柏峴洞土地用途變更是在國土交通部的脅迫下進行的”發言都不屬於虛假事實,因此推翻一審判決,判定李在明無罪。

  李在明在首爾高等法院宣判后對“以真相和正義為基礎做出正確判決”的法官們表示感謝,他還表示,“為了做出這些理所當然的判決,消耗了很多國家力量,真是荒唐”。李在明還說,“希望檢方現在能夠回顧自己的行為,不要再浪費國家力量了”。

  歷時兩年半

  李在明案迎來二審判決

  △2022年9月,李在明在光州出席會議后回答記者提問。

  2022年9月8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以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對李在明提出不拘留起訴。檢方指出,李在明涉嫌在韓國第二十屆總統大選過程中發布了虛假信息。

  檢方指控李在明在2021年12月競選韓國總統期間接受媒體採訪時謊稱不認識城南城市開發公社第一開發處處長金文基。金文基在就城南市一個地產開發項目腐敗案接受調查期間死亡。涉案地產項目推進期間,李在明任城南市市長。檢方還指控他在2021年10月國會對京畿道政府審查中,就另一個房地產開發項目所涉用地規劃問題作虛假陳述。

  2024年11月15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對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一案進行了一審宣判,判處其有期徒刑1年,緩期2年執行。李在明出席當天的宣判並表示將提出上訴。

  超過100天

  尹錫悅彈劾案仍未宣判

△李在明(左)和尹錫悅(右)

  李在明被視為下一任總統熱門候選人。如果李在明被判有罪,他將喪失國會議員資格,且無法參加下屆總統競選。不過,首爾高等法院今天雖對李在明涉案作出二審無罪判決,但並不意味著李在明的參選之路平坦無阻。

  二審宣判后,如果檢方繼續上訴至韓國大法院(最高法院),並且最高法院最終確定李在明刑期,李在明仍將面臨被剝奪選舉權進而無法參選的命運。

  與此同時,尹錫悅彈劾案至今遲遲未宣判。截至目前,韓國憲法法院仍舊沒有對外公布彈劾案的宣判日期。距離去年12月14日彈劾案在韓國國會獲通過,並進入憲法法院審理已經過去了超過100天的時間。這個時間跨度已超過朴槿惠和盧武鉉,成為審理時間最長的總統彈劾案。

  如果尹錫悅被罷免,韓國將在60天內提前舉行大選,選出新任總統。而如果韓國大法院在提前大選前沒有就李在明案作出最終判決,李在明參選總統之路將亮起綠燈。因此李在明身負案件的審理進展和目前總統尹錫悅彈劾案的宣判結果相互交織,將共同影響未來韓國政治走向。

  社會撕裂 困境重重

  政治動蕩中,社會撕裂的缺口正在沖擊韓國社會。

  民調機構“蓋洛普韓國”3月14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58%的受訪者贊成彈劾尹錫悅,37%的受訪者反對彈劾。從民調數據看,韓國社會的撕裂更加嚴重。

△3月25日,數百名韓國民眾在首爾街頭舉行集會,呼吁彈劾尹錫悅。

  韓國《朝鮮日報》13日發表社論稱,無論憲法法院作出何種判決,都會有相當一部分國民難以接受,憤怒情緒或將直接宣泄到街頭,進而引發混亂乃至沖突。

  面對可能出現的社會動蕩,韓國警方嚴陣以待。警方宣布,彈劾案宣判當天將在全國部署338支機動隊,共2萬余名警員,其中1.4萬人將被部署在首爾市中心區域。

  前有醫生“辭職潮”、通脹高企、青年失業率攀升等問題待解決,后有政治動蕩引發的社會陣營對立愈發激烈,外有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貿易大棒”高舉。種種困境之下,韓國的未來走向何方?仍有待觀察。

  →→更多時政新聞

(責編:申玉環、吳三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