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所學校面臨關停!韓國中小學將迎來規模最大“關停潮”

2025年02月26日09:17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張露丹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策】受持續低迷的生育率影響,韓國學齡人口大幅減少,當地中小學將迎來史上規模最大的“關停潮”。綜合韓國KBS電視台、《韓國日報》、《世界日報》等媒體報道,韓國國會教育委員會委員、共同民主黨議員陳善美23日收到來自該國教育部發布的《全國學校關停現狀》報告。該報告顯示,韓國計劃今年關停17個地區的49所中小學,包括38所小學、8所初中和3所高中,關停總數比去年增長了約48.5%。

  報道稱,從地區分布來看,韓國農村地區學校受到較大影響。其中,全羅南道將關停10所,數量最多﹔其次是忠清南道(9所)、全羅北道(8所)、江原道(7所)。與此同時,與首爾相鄰的京畿道也將關閉6所學校。首爾沒有學校要關停。

  與此同時,韓國今年小學一年級入學人數不足33萬,創有記錄以來最低水平。其中,上百所小學招不到新生,這意味著這些學校很可能在未來6年內關閉。KBS電視台稱,韓國去年共有112所小學處於“零新生”狀態,預計今年將增加至180多所。根據韓國各道教育廳本月統計的數據,僅慶尚北道就有多達42所小學招不到新生,預計全羅南道的32所小學、全羅北道的25所小學、慶尚南道的26所小學和江原道的21所小學也招不到新生。韓國淑明女子大學教育學名譽教授宋基昌擔憂稱:“學齡人口的減少將導致學校關閉,最終可能導致一個地區消失。”

  除中小學外,韓國高校也面臨學生人數減少的困境,90%的四年制大學正在增加招生人數,這引發韓國社會對教育政策進行全面改革的呼聲。韓國不少教育專家認為,教育政策的制定應與學齡人口變化保持一致。他們建議通過制定針對性的政策提高各地區的教育質量。韓半島未來人口研究院研究員金大煥表示,低出生率帶來的學齡人口減少是早已預見的事實,“有必要據此對教育系統進行調整”。他建議,為防止更多學校關停,政府應引導學校重組變革,比如建立基地式聯合校園或綜合型學校。晉州教育大學教授朴秀億則提及,建立安全的學校環境和保護制度,形成尊師重道的校園文化非常重要。他稱,與其盲目關停學校,不如出台有針對性的措施,例如通過創新辦學來確保優質教育。

  近年來,為促進學齡人口回升,韓國政府採取了不少應對措施。2024年,為緩解在職父母照料孩子的壓力,韓國政府宣布大幅擴大課后托管項目的服務范圍,提升托管服務質量,將原有學校托管時間從放學后至晚7時擴大到早7時至晚8時,從一周5天延長至7天。此外,隨著國內生源減少,財政壓力增大,韓國各高校將招生重點轉向國際學生和25歲及以上成人教育學生,使入學率和財務狀況保持穩定。

  →→更多教育新聞 

(責編:申玉環、吳三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