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在APEC框架下深化合作 共促亞太地區可持續發展

2024年11月18日08:52  來源:人民網-韓國頻道
 

  人民網首爾11月15日電(李帆)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11月15日-16日(當地時間)在秘魯舉行,以“賦能、包容、增長”為主題,重點推動包容性增長、數字化轉型與可持續發展。明年,韓國將主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三位中韓關系專家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深入探討了中韓在APEC框架下的合作潛力,特別是在供應鏈、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等領域的協作前景。

  笪志剛:構建韌性供應鏈 推動區域經貿互聯互通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研究員、東北亞戰略研究院首席專家笪志剛認為,當前地區沖突趨於長期化,全球經濟復蘇依然脆弱,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隨時可能抬頭。因此,促進包容性貿易和投資互聯互通對亞太區域乃至全球經濟增長至關重要。

  中韓同為東北亞及亞太區域的重要經濟體,不僅在全球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也在塑造東亞和印太經濟規模、活力和機遇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笪志剛指出,此次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議題契合中韓對多邊合作、創新引領、數字賦能和增強韌性的共同需求,有助於推動兩國在貿易、投資、數字、創新和人文領域的多邊合作。

  針對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和全球供應鏈的不確定性,笪志剛認為,中韓可以共同提升供應鏈的韌性,並在產業鏈、數字經濟和可持續增長方面擴大合作。未來,雙方可利用地方合作加速、數字經濟驅動、中小企業互利對接、文旅互鑒等契機,在友好城市建設、創新型低碳產業示范、跨境電商新經濟模式等領域深化互利合作。“這不僅有助於兩國的創新增長和可持續發展,還為APEC其他成員經濟體樹立了雙邊合作的典范,展現中韓合作‘1+1大於2’和‘中韓+X’的外溢效應和擴展潛力。”

  展望未來中韓在APEC框架下的合作前景,笪志剛表示,在和平與發展主題深入人心、多邊主義持續擴展的背景下,中韓可以進一步在全域創新、人工智能、數據流動、數字經濟、元宇宙、工業互聯網、低碳技術、新能源技術、電子商務和場景應用等創新領域深化合作。雙方在這些領域互補優勢顯著,未來合作潛力巨大,APEC將成為深化這一合作的重要機制和紐帶。

  劉子陽:深化科技與數字領域合作 增強區域創新動能

  韓國京畿大學韓中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劉子陽對中韓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合作充滿期待,他認為,亞太地區是全球數字經濟增長引擎,中韓在5G、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領域具備優勢,為深化跨境數據流動、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工智能合作提供了技術基礎,從而推動區域科技創新和數字化進程。

  劉子陽表示,全球經濟格局變化使中韓在供應鏈、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方面的合作更加重要,不僅符合雙邊需求,也對亞太經濟的穩定和增長至關重要。他還指出,中韓可在碳捕集、清潔能源和智能電網等領域深化合作,為亞太地區的綠色發展提供創新模式。

  展望未來,劉子陽強調中韓在人工智能、物聯網和智能制造等前沿技術上合作潛力巨大,雙方可通過創新政策、技術交流和人才流動,為亞太區域的創新發展注入新動力。

  全炳瑞:加深綠色發展合作 共筑可持續未來

  韓國中國經濟金融研究所所長全炳瑞指出,中韓在供應鏈和地緣政治方面高度關聯,使得在區域互聯互通上具有深度合作的必要性。

  全炳瑞認為,中韓兩國在數字轉型、網絡安全、電子商務等領域的合作廣泛且具有前景。他指出,“相信兩國在數字經濟、供應鏈開發等領域的合作案例將為其他APEC經濟體提供寶貴的借鑒。”他還指出,在APEC框架下,中韓兩國的合作將成為推動該地區發展的重要動力。

  三位專家均對中韓在APEC框架內的長期合作前景表示樂觀。笪志剛認為,隨著亞太區域合作的深入,中韓可以在創新、綠色經濟和多邊協作方面樹立榜樣,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劉子陽指出,人工智能、跨境電商和智慧城市等新興創新領域將是未來合作的重要方向,這些合作不僅能推動區域經濟發展,還將為其他APEC經濟體提供參考范例。全炳瑞表示,清潔能源和低碳技術的深度合作將進一步增強亞太地區的可持續性,為中韓合作開辟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中韓交流相關新聞

(責編:申玉環、周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