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失超1.5億元!韓國魚類大量死亡!水產養殖戶損失慘重!

2024年08月29日09:08  
 

       位於韓國南海岸的慶尚南道是韓國魚類養殖的聚集地,根據慶尚南道近日發布的數據,由於海水溫度上升,今年夏天當地養殖魚類死亡量和損失規模均創歷史同期最高紀錄。

       位於韓國南海岸的慶尚南道是韓國三大魚類養殖地區之一,根據韓國慶尚南道近日發布的數據,從8月16日到24日,當地養殖魚類共有超1710萬尾死亡,累計損失金額約合人民幣超1.5億元,而今年夏天養殖魚類的死亡量和損失規模均創下歷史同期最高紀錄。

       魚類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受高溫影響、海水溫度上升。通常養殖魚類長時間處於28攝氏度以上的水溫下就會死亡,本月中旬,韓國慶尚南道發布高水溫警報,部分地區海水溫度最高達到30攝氏度,並且持續了大約十天。位於西海岸的忠清南道、東海岸的慶尚北道等韓國全國范圍內均出現了相同的情況。

       韓國行政安全部2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累計已有超2650萬尾養殖魚類因酷暑死亡。

       為了盡量減少損失,韓國部分鮑魚養殖戶隻好提前開始捕撈、出貨。不僅是魚類,今年高水溫給南海岸的海鞘養殖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打擊,當地超過九成的海鞘都已經因高溫海水流入死亡,預計損失額將達到約合人民幣3億元至4億元,給水產養殖戶們帶來巨大損失。

       為了應對海水溫度上升,韓國一些水產養殖場設置了遮擋烈日的黑色遮光膜,並提供可以提高免疫力的藥品。韓國部分地區也向水產養殖戶緊急支援了液化氧氣、循環泵和冰塊等。韓國國立水產科學院也表示,正在研究開發亞熱帶魚種作為替代品種,以應對今后高水溫給韓國水產養殖業帶來的挑戰。

       來源:央視財經

  →→更多經濟新聞

(責編:吳三葉、周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