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張悅 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近一年來,我已經去過日本兩次了,我朋友甚至有去了三四次的。”首爾市民柳相敏15日告訴《環球時報》駐韓國特派記者,由於日元不斷貶值,韓國人去日本旅游變得非常便宜。加上韓日關系改善,赴日旅游成了韓國人的首選。
此前一天,韓國觀光公社(旅游發展局)發布的數據顯示,韓國今年上半年旅游收支項目出現46.5億美元逆差,逆差規模創2018年來新高。韓聯社報道稱,韓國旅游收支項目從2001年起至去年已連續22年出現逆差,預計今年仍將持續。
韓聯社分析認為,造成韓國旅游收支逆差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后外國人來韓旅游的恢復速度不及韓國人出境游的恢復速度。2023年上半年,訪韓外國游客為443.1萬人次。其中,來韓的日本游客最多,達86.2萬人次,中國、美國游客分別為54.6萬、51.4萬人次。而韓國出境游客人數達993萬人。據韓國《京鄉新聞》報道,韓國法務部以從韓國出發飛機的第一到達地為基准統計的數據顯示,6月韓國出境熱門國家依次為日本、越南、菲律賓、泰國。韓國觀光公社(旅游發展局)和日本觀光廳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去日本的韓國游客達312.9萬。
“上半年旅游收支逆差創5年來最高。近期中國政府決定全面恢復中國公民赴韓旅游的消息,是否會給(韓國)國內旅游業帶來一場‘甘霖’,備受關注。”韓國《每日新聞》14日這樣報道稱。韓國旅游業業內人士15日向《環球時報》駐韓國特派記者介紹,近年來非中國游客有所增加,但中國游客無論在人數還是購買力上都是其他國家游客無法替代的,韓國要完成每年3000萬外國游客的目標離不開中國游客。
韓國被稱為全球經濟的“金絲雀”,敏銳地感知著全球經濟的起伏與冷暖。在某種程度上,旅游業也可以被視為韓國經濟的“晴雨表”。遼寧大學國際經濟政治學院副教授李家成15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韓國旅游業比較興旺的時期,韓國經濟也處於振興階段。而在旅游業出現衰退時,韓國整體經濟也萎靡不振。近年來,韓國經濟一直處於低迷當中,外貿滑坡、消費不振、投資低迷,旅游業表現得比韓國整體經濟還要差。
作為新晉全球發達國家,韓國的服務業佔國民經濟的比重達到六成以上,而其中旅游業涉及到酒店、餐飲、購物、交通出行等多個行業,因此,旅游業在某種程度上是拉動韓國經濟的一個重要支柱型產業。李家成說,鑒於韓國旅游業近年來受到重創,尹錫悅政府在上台之后,推出了觀光振興五年計劃,希望以2023年為元年,通過五年的努力,爭取吸引3000萬外國游客,實現300億美元的創收目標。
一位韓國專家在一檔電視節目中分析稱,韓國中央銀行韓國銀行數據顯示,中國游客每增加100萬人,韓國GDP就將提高0.08%。隻要中國游客恢復到疫情前2019年的一半左右,韓國GDP就會至少上升0.2個百分點,相較於韓國銀行預測的韓國今年1.4%的GDP增速,這是不容忽視的數值。
但吸引中國游客重返韓國並非易事,尤其是在尹錫悅政府處理對華關系時日益強硬的背景下,中國游客赴韓旅游的意願也可能因此受挫。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15日向《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中國游客赴韓游能恢復到什麼水平,取決於雙方政策的支持,比如說簽証是否易辦等因素,但同時很大程度上也會受到中韓關系的影響,2017年“薩德”問題使中國游客數量大幅下滑就說明了這一點。韓方要想吸引中國游客,根本上而言還需要在改善對華關系上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