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張靜】據韓國《商務觀察》3日報道,近期,隨著印度積極與發達國家接觸以吸引外國投資,美國應用材料公司、美光科技、美國超威半導體公司(AMD)、微芯科技等多家半導體公司接連赴印度投資,但與之相對的是,一些韓國半導體企業對於在印度投資沒有那麼積極。
報道稱,過去3年中,來自海外的一些大企業宣布了30余個對印度的投資項目,但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尚未決定是否進入印度。韓國《首爾新聞》日前報道稱,雖然印度政府也在邀請韓國半導體企業赴印度投資,但印度投資計劃在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的海外投資計劃中處於低優先級的位置。目前,這兩家韓國企業正致力於韓國國內和美國的半導體投資項目。此前,針對印度媒體關於SK海力士正考慮在印度建廠的報道,該韓國半導體企業回應稱,他們將優先考慮在美國投資建廠以及在韓國龍仁的建廠計劃,因此沒有在印度建廠的空間。
韓國國際經濟政策研究所(印度和南亞)經濟安全組研究員韓亨敏對《商務觀察》分析稱,印度最近提出了各種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政策,但該國的刺激政策和半導體產業仍處於起步階段。此外,印度希望制造的高精度半導體在印度國內根本沒有需求,市場無法消化生產出來的產品。韓國半導體業內人士也表示,現在全球經濟不景氣,對半導體產業追加投資隻會造成負擔,現在企業應集中資金和力量進行技術研發。
“基礎實力不足的印度,漸行漸遠的半導體夢。”《韓民族新聞》的報道稱,印度想要在5年內成為世界半導體中心,還有一些“大山”需要跨越。印度要制造半導體,必須先有工廠、穩定的電力供應和半導體制造的人才,這些條件印度目前都還不具備。該報分析稱,與所謂的“芯片四方聯盟”(美國、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中的國家和地區相比,印度的芯片制造技術落后20年左右。
→→更多企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