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李軍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金惠真】“來韓留學拿速成博士學位,韓國恐成中國的學歷工廠”。據韓國《東亞日報》20日報道,近幾年,來韓讀博的中國人激增。其當日的社評也指出,“韓國大學為了爭奪生源,確保財政收入,不惜淪為中國人的學歷工廠”。
韓國教育部19日公布的資料顯示,去年,來韓攻讀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共計3636人,相比2013年的1906人幾乎翻了一倍,而且這些人中的大多數是碩士文憑的中國大學教師。據中國教育部統計,中國大學教授共有163萬人,其中隻有40萬人(24%)左右是博士學歷,其余都是碩士及以下學歷。《東亞日報》分析稱,中國政府目前正推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雙一流”政策,在此背景下,中國很多大學都致力於提高教師的學歷水平,“拿博士學位”自然成為這些大學教師的目標。而這種需求正好讓一些苦於找不到生源、收入捉襟見肘的韓國大學看到希望,雙方“一拍即合”,便出現了眾多中國大學教師來韓留學攻讀博士的現象。
《東亞日報》報道稱,鑒於中國留學生在韓獲取博士學位的需求日益增加,與韓國一些大學接洽商談“中國博士課程”的中介也隨之出現。媒體援引韓國首都圈某大學研究生院負責招生的工作人員李某的話稱,某一天一位自稱負責中國大學留學業務的男性(中介)找到研究生院招生處表示,目前中國有許多想拿博士學位的教師,他一次可給該校輸送數十名留學生生源,希望研究生院針對中國的“博士生”專門開設短期博士課程。
此外,招生處的工作人員介紹稱,“根據韓國教育部的規定,隻要韓語水平考試達到3級,就可進入韓國大學學習,但現實情況是,即使達到3級水平也很難像韓國學生那樣進行學業課程聽講,對此韓國教授授課時非常頭疼,但由於各大學急需用錢,教授們也隻能配合學校擴招更多海外留學生。”
韓國媒體報道稱,韓國所有大學的教授在接受採訪時均表示,由於留學生入學門檻較低,別說獨立完成高質量的論文,就連正常的溝通或者聽課都較困難,這些以短期研修形式來韓國攻讀博士課程的“博士生”更難保証他們的學習質量。但由於目前韓國大學因財政問題被迫處於賣方市場,面對涌來的中國留學生們,他們隻好開設用中文授課的課程,或者起用有中文溝通能力的教授。
問題是,一些韓國大學開設的博士課程和論文審核環節被揭存在違規操作。去年,一所地方大學被查出招來中國留學生讀博后,安排他們在12天內修完一個學期的課程(通常需要4個月)而引發熱議。此舉也招來中國駐韓大使館的抗議,質問韓國教育部“韓國大學的文憑還能讓人相信嗎?”韓國輿論指出,擴招留學生,對提升韓國大學的知名度或者培養更多的知韓派海外人才具有一定好處,但是盲目擴招留學生,對留學生的教育管理缺失或者胡亂授予留學生學位,將給韓國大學在國際上的公信力造成一定負面影響,對於該問題,韓國政府必須予以重視。
韓國大學數量多達190余所,而生源每年都在減少,加上學費漲幅空間也有限,這導致一些地方城市的大學、甚至是首都圈大學陷入招生難、財政狀況捉襟見肘的困局。若不解決韓國大學政策中的結構性問題,“韓國大學淪為學歷工廠”的現象將進一步加劇。
《環球時報》記者向目前正在韓國延世大學攻讀博士的留學生王某(注:該學生本科、碩士、博士均在韓國學習)詢問“速成拿學位”的相關情況時,她表示,“速成拿博士這種情況,在韓國首都圈內的大學較少出現,如果有的話,估計是地方的某些大學跟國內的一些機構的速成項目之類,但即使這樣拿到博士學位,回國內辦理博士認証也很難通過。”
實際上,目前很多韓國大學都將“搶生源、積極招收中國留學生讀博”作為一項工作任務大力推動。去年9月,韓國《國民日報》《文化日報》等多家韓媒相繼報道稱,以全州大學為代表的韓國地方城市大學正積極招收中國大學教師來韓攻讀博士課程,既加強與中國大學的學術交流合作,還緩解因國內生源日漸減少帶來的財政窘境。與全州大學同屬全羅北道地區的圓光大學也是“中國博士留學生大戶”。截至2018年10月,共有150多名中國大學教師在該校攻讀博士課程。據悉,該校校長曾多次前往中國各高校做宣傳,並成功拿到“大單”。
→→更多社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