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韓國水產業:對傳統食品進行現代化創新

記者 耿學鵬

2018年11月06日15:01  來源:新華網
 

  冬日清晨,韓國最大的水產市場——釜山札嘎其水產市場開始了一天的喧囂。在大樓一層生鮮市場,鮐魚、海膽、章魚、鮑魚、龍蝦……各色生鮮讓人目不暇接。

  釜山水產市場的興起有一段可能許多人不知道的歷史。“札嘎”在韓語中是鵝卵石的意思,100多年前這裡的海灘鋪滿鵝卵石,是漁船建造廠所在地。20世紀初葉,這裡開始建設成為魚市。

  靠海吃海,水產典型食品之一就是魚糕。魚糕如今是釜山和整個韓國常見食品之一,不少到韓國旅游或是在韓工作的人都有過大冷天在街頭小攤吃一串魚糕,喝一口海鮮湯暖胃暖身的經歷。

  

圖為韓國釜山札嘎其水產市場內一家貝類水產攤位。新華社記者 耿學鵬 攝

  將傳統食品不斷改良創新並搬上機械化流水線,不失為韓國水產食品業的一個秘訣。名為“三進Amook”的魚糕食品連鎖店就是其中的一個范例,它代表了釜山地區水產食品業的發展歷程。

  據三進魚糕負責人介紹,1953年他們創立時還是一個家庭作坊,如今發展成為一家員工500多人、年銷售額8000多萬美元的中型企業。如今,魚糕食品連鎖店在機械化流水線生產的同時,盡量保留了魚糕制作的手工環節和味道。

  通過高校科研力量與企業結合,創新研發傳統食品產品,是韓國發展水產食品業的另一秘訣。韓國全羅道地區傳統食品——紫菜干脆片在這方面頗具代表性。

 

圖為“Kimmaru”工作人員演示制作紫菜干脆片。新華社記者 耿學鵬 攝

  “Kimmaru紫菜干脆片”企業代表羅硯伊女士帶記者參觀了企業設在新羅大學海洋生物中心的研制中心。據羅硯伊介紹,她的產品概念就是來自小時候外婆做得紫菜干脆片,如今經過研發生產出蝦、杏仁、青陽辣椒、芝麻和鳀魚5種口味,保留無化學添加劑傳統做法的同時做出創新。在韓國,除“Kimmaru”外,還有多家企業與高校合作設立的研發實驗室。

  水產品加工出口貿易是韓國海產品業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時值10月下旬當地牡蠣進入成熟季節,在與釜山相距不遠的慶尚南道統營龍南面碼頭,一場傳統的牡蠣市場開市儀式正在舉行。

  舞台上,演藝人員表演著傳統音樂與舞蹈,寓意祈福新一季開市大吉。舞台下,牡蠣經營者從四面八方趕來,把成箱牡蠣整齊擺放在市場中央,供買家挑選。表演之后,一場拍賣展開,買家根據自己看到的產品情況對每個牡蠣經營者的產品開價,隨后再銷往國內外市場。釜山及附近地區有著不少水產品加工出口企業,水產品經過加工包裝后,遠銷至歐洲和日本等地。

  對水產品的整體品牌推廣是韓國政府重要的產業扶植策略。從11月3日起,韓國相關政府部門將用大約2周時間在中國、美國、日本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900多個賣場開展整體營銷活動,推廣韓國水產品及其品牌。

  →→更多企業新聞

(責編:申玉環、李美玉)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