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前,為歡迎韓國總統文在寅訪問中國,天安門廣場挂上了中國和韓國兩國國旗。 徐經來攝(人民圖片) |
韓國總統文在寅於12月13日至16日對中國進行為期4天的國事訪問。14日下午,文在寅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首腦會談,就早日恢復在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進行討論。
據韓聯社報道,文在寅在同習近平舉行會談時表示,韓中兩國是應為朝鮮半島、東北亞乃至全世界的和平與繁榮攜手共進的命運共同體,希望基於兩國領導人的互信與友誼,為開辟韓中兩國的新時代奠定基礎。
《韓國先驅報》認為,文在寅4天的國事訪問具有很強的經濟色彩。文在寅不僅由史上最大規模的韓國商人代表團陪同,而且在中國的大部分時間都安排了與商業有關的活動。
英國《金融時報》14日報道指出,文在寅訪華是為了修復與中國的關系,並呼吁與強大的鄰國開啟兩國關系的“新時代”。文在寅率領300名企業高管組成的代表團進行訪問,許多人希望以此表明兩國之間的外交和商業關系開始解凍。這次訪問的目的還在於讓韓國和中國保持緊密的聯系,以解決棘手的朝核問題。
12月12日,美國彭博社刊發題為《文在寅來訪,中國軟外交收獲成果》的文章認為,文在寅訪華,是中國向外界展示外交政策轉變成果的機會,也是近幾周來中國幾場重要外交活動中的一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規模和雄心不斷增長,穩定的外交關系對中國而言變得愈加寶貴。
12月13日,韓國總統文在寅開啟了就任以來的首次中國之旅,這也是他的第5次中國之行,可見他對中國比較熟悉。此次訪問,實現了文在寅就任7個月來與習近平主席的第3次會晤。
當前,朝鮮半島局勢波譎雲詭,美朝之間以武力相互威脅,地區局勢高度不穩定,軍事沖突風險陡增。在此背景下,中方高度重視文在寅總統的來訪,重視與韓方的戰略溝通,希望在充分考慮雙方重大安全關切的基礎上,實現中韓關系的轉圜,攜手穩定東北亞局勢,防止生戰、生亂。
韓國方面也非常重視此次訪問,希望能實現三大目標:一是在安全問題上與中國進行協商和溝通,通過首腦會晤,增進雙方在維護朝鮮半島和平與穩定方面的共識,協調在重大問題上的立場,重建政治互信﹔二是增進雙邊經濟合作關系,出席中韓經貿論壇,促進在華韓企經營環境的進一步改善,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大潮﹔三是促進中韓兩國民心相通,活躍雙邊文化交流,增進中韓兩國國民的相互理解與信任。
當前,在維護半島穩定方面,中韓需要共同發揮“穩定器”的作用,通過“三不一限”妥善處理薩德問題,走出雙邊關系的低谷。在此基礎上,中韓攜手敦促美朝雙方開展實質性對話,設法讓朝核危機軟著陸,避免美朝對撞,結束美朝之間危險的“膽小鬼博弈”。這是當前中韓最大的共同安全利益之所在。通過此次首腦會晤,有助於雙方達成這一共識。
在經濟方面,建交25年以來,中韓已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關系。相互依存,意味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珍惜和呵護來之不易的雙邊關系,避免外部因素對雙邊關系造成負面影響,是中韓兩國政府共同的責任。
所謂“外交”,歸根結底,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國民相互友好,民心相通,是雙邊關系的主軸。中韓兩國民眾交流密切。中韓之間有共同抗擊日本殖民侵略的歷史。文在寅在到訪中國當天出席在華韓國人座談會時表示,對於中國人經歷的南京大屠殺這起悲劇,韓國人也是感同身受,他將與韓國人一道以同病相憐之心向遇難者表示哀悼。我們還注意到,12月13日,韓國駐華大使盧英敏沒有在北京迎接到訪的文在寅,而是到南京參加了中國的公祭儀式。韓國總統訪華期間,“為你讀詩”微信平台播放了總統夫人金正淑女士朗讀鄭玄宗的詩《訪客》,拉近了與中國民眾之間的距離。應該說,這是一次非常“用心”“走心”“暖心”的訪問。(受訪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董向榮)
(陳秋圓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7年12月18日 第 10 版)
→→更多時政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