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货架带来制作冲击
派格传媒曾出品过《卧虎藏龙2:青冥宝剑》《第三种爱情》《重返二十岁》《爱情呼叫转移》《命运呼叫转移》等片,并和韩国影视公司合作密切,去年曾宣布和《那小子真帅》《七号房的礼物》的韩国导演李焕庆签约,将拍新片《非常父女档》。据悉接下来还将和韩国的CJ公司合作电影《拳法》,影片将于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开拍,电影《分手合约2》也在进行中。
谈及和韩国团队多次合作的原因,派格传媒集团总裁孙健君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韩国导演专业水准高,而且他们比较服从市场,敬重本土文化和市场原则。他不同意韩国导演在中国拍戏话语权少的说法,“我们的沟通很好,他们对中国文化理解不够,会自觉愿意听制片方意见。制片方也不是自由的,要各方权衡,必须听市场意志,不是压倒导演,而是把观众需求转达给导演。”
在孙健君看来,不能说韩国导演在中国拍的片就一定“不接地气”,“很多好莱坞影片接‘全球地气’,比如拍国际化电影不用全接中国地气,而中韩合拍的就更需要两个国家上映,需要两个国家的共鸣;只是服务中国市场的那些影片,就得倾听中国市场,打造本土化的东西。”他举例说,李焕庆导演要在中国拍的《非常父女档》电影导演就坚持修改了几十稿剧本,投入很多努力,“虽然这是全球化的故事,但人物语言、行为要符合中国本土特征,所以我们请了中国演员,还有中国编剧帮助二度创作,帮他理解中国文化和观众需求,但这种创作也不等于把故事中普世价值的优秀东西删没了。”
他认为很多人把问题简单化,认为韩国导演“不接地气”,其实很多中国电影也会面临“不接地气”的囧境,“中国上映的电影都有成败,和哪个国家导演编剧没有必然关系,导演不能负全部责任。”他表示,中韩合拍肯定有成长过程,试水肯定有成败,用谁都有试错和成败的可能。谈及此前上映的《第三种爱情》,他表示影片不算最成功的,但也不是韩国导演的问题,而跟影片呈现、上映档期、宣发等综合元素有关系,“这也是有价值的尝试。”
影评人曾念群也表示,通过跟韩国团队合作,可以使得中国影人的电影制作更加职业化,带来一些制作上的冲击,“不能单看票房,这也是市场外的收获。”有一批各种类型电影来,可以丰富我们的“货架”,“片子多了,好片子的量就会变大,创作视角就能变宽,像2015年好片子整体比2014年就多一些。”(记者高宇飞)
→→ 中韩交流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