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绩效评定公开透明
英国中小学教师的薪酬收入并不算高。2014年,英国人均年收入为3万英镑,而英国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工资尚不及这一数字。不过,英国政府正在采取相应措施,积极改善中小学教师的待遇。眼下,教师收入的差距正在加速缩小。在政府采取的诸多措施中,绩效工资制是令人瞩目的措施之一。
长期以来,英国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基本工资和各类津贴。从2013年起,英国中小学又增加了“绩效工资”单元,以期改善教师待遇,提升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该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英国智库机构“政策交流”2014年发布了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情况调研报告,认为这一政策整体“积极可行”。报告认为,推行绩效工资政策前,中小学教师工资主要随教龄增长而自然递升,只有校长、副校长等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才与绩效挂钩。而绩效政策则将全体教职工的薪水增长部分与其工作表现相关联,由校长根据考核情况决定每位教师的工资增幅,这一举措整体抬升了教师员工的待遇收入。
根据“政策交流”机构的统计,绩效工资实施以来,英国中小学教师的最低收入年均为21804英镑。由于物价等原因,首都伦敦地区稍高,为27270英镑,一些资深优秀教师的年均收入达到了5万多英镑,而那些表现特别突出且长期从事一线课堂教学的教师,年收入则更高。这些数字都超过了英国人的平均收入,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们的积极性。
位于伦敦威斯敏斯特区的“语法学校”(中学)副校长凯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绩效工资”的实质,意在打破固有的工资发放思路,使教师的工资、奖金与他们在课堂上的教学表现等相挂钩。他说,根据教师工会的统计数字,英国89%的教师支持这一政策,认为它体现了工资标准的公平性和发放机制的合理性。
实施绩效工资制后,对教师的评价得到了强化,并与相关的待遇挂钩。整体上看,英国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气氛比较民主和宽松,评价过程向被评者公开,完全透明,而且评价建立在评价员和被评者双方对评价背景、目的、程序、标准及整个过程结果的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因此,评价结果比较公允,也能令人信服。
英国中小学教师也有职称评定的做法,但英国中小学教师职称的评定是一个比较民主、公开和透明的过程,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同行、所教学生都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此外,英国的教师职称评定,不存在发表论文这一硬性指标,更不存在论文级别的区分,而是与其业绩、课堂授课表现、学生成绩的高低等紧密相联。
即使这样,英国中小学教师流失的现象仍比较严重,一些人认为工作太累而中途改行。现在,绩效考核、目标管理、过程监控和结果检查等管理学术语纷纷进入教育领域,成为英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和主导议题。这也进一步增加了英国中小学教师的压力。(记者 黄培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