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店”與“共享廚房”大熱 韓超市餐廳疫情中轉型

2021年01月22日18:41  來源:人民網-韓國頻道
 

  人民網首爾1月22日電(周玉波 楊帆) 疫情下韓國“非接觸式經濟”不斷升溫,越來越多的韓國消費者不再親自去超市採購日用品和生鮮食材,而是選擇“網上下單、到家收貨”的新方式。韓國不少大型連鎖商場順勢推出相應服務,開設專為在線顧客配貨的“Dark Store(幕后店)”,挽救了銷售額下滑的頹勢。另外,在疫情中遭受嚴重打擊的餐飲業也找到了新出路,“集約式”生產美食的“共享廚房”成為了不少創業者的新選擇。

  幕后店異軍突起 成日用品零售市場黑馬

  下午三點,正是韓國某大型連鎖超市旗下的幕后店最繁忙的時候。在這個380平方米左右的空間裡,有8個自動分揀機,數百個包裝箱,以及穿梭其中的分揀員。

  這種幕后店中商品的陳列擺設與普通超市相似,但是卻看不到任何顧客,因為它是不對外開放的。消費者在線上下單后,分揀員根據購物明細,為客人揀選好相應商品,直接打包寄送上門,整個過程隻需兩小時。這種規模的幕后店一天能夠處理大約900個訂單,其營業額與普通超市相比毫不遜色,甚至更勝一籌。該幕后店的店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估計是受疫情影響,大家都很注意保持社交距離。幕后店的用戶增長比想象中快很多”。

  據悉,韓國不少零售行業的領軍企業都在努力轉型,嘗試將幕后店的模式導入到傳統的門店零售業務中。不僅要“代替客人逛超市”,還要盡快送貨上門,保証品質與新鮮度。韓國某大型超市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11月27日到今年1月3日期間,超市總銷售額同比下降了0.8%,但是旗下兩家幕后店的銷售額卻一路高歌猛進,在總銷售額中的佔比不斷擴大。

  因為幕后店不俗的市場表現,更多的商場超市摩拳擦掌,准備進軍這片“藍海市場”。不少停車場、倉庫和原有的物流中心,都將被改造成幕后店。

  韓國崇實大學一位專門研究中小企業的教授說,目前雖然隻有大型連鎖超市開設了幕后店,但是隨著疫情的長期化,小型的社區超市、便利店都有向幕后店轉型的趨勢。實際上,不少外賣平台已經推出了相似的服務,單獨開辟了“便利店採購板塊”,這些服務都和幕后店的業務有交叉,兩者未來可能還會出現“跨界競爭”。

  共享廚房大受追捧 創業者“拎包入駐”

  與幕后店相似,共享廚房的基本理念也是“降低成本,擴大產能”。

  將一個大的空間分割成多個13-17平方米的小隔間,統一配備好廚房用具和冷藏倉庫,打造出一個個相互獨立的專業廚房,供廚師使用。創業者隻需要帶著團隊“拎包入駐”,並在外賣平台上注冊一個賬號,就可以開始接單營業了。這就是當下韓國備受追捧的共享廚房模式。沒有桌椅,也沒有服務員,不需要過多裝修,這種專注於外賣訂單業務的新模式為不少深陷困境的餐廳提供了新出路。

  據悉,韓國最初的共享廚房業態出現在2015年,但是發展一直不溫不火。去年全球疫情暴發后,共享廚房人氣飆升,市場規模迅速擴張。業內較早開始探索這一模式的一眾企業,在過去一年都獲得了不錯的業績。參與經營共享廚房的某負責人表示,目前入駐該企業旗下共享廚房的團隊共305個,比2019年多了一倍。尤其是去年的第四季度,有意入駐並前來咨詢的人數猛增,原有的廚房設備完全不夠用。

  想要入駐該共享廚房的團隊,隻需要繳納1000萬韓幣(約6萬元人民幣)以下的押金和每個月100萬韓幣的租賃費,就能夠租到一個基本配置的“檔口”。根據廚師團隊的工作習慣、餐飲類型以及對設備的不同要求,共享廚房還能夠提供額外服務。不僅如此,幫助入駐團隊獲得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証,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也是共享廚房的一大優勢。這些措施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也降低了進入餐飲業的創業門檻。

  一位入駐共享廚房的廚師稱,因為現在很多人選擇“吃什麼”的時候,都是通過看外賣軟件上的圖片和評價來做決定,並不關心食物是在哪裡做出來、怎麼做出來的。這裡就像是一個“美食加工廠”,廚師、打包員、服務員各司其職,還能和其他團隊互相學習,比原來自己開餐廳效率高得多。

  疫情加速了消費場景、消費模式、消費習慣的改變,也促進了傳統商業模式的轉型。如何在疫情中求生存、謀發展,轉危為機,是擺在所有商家面前的重要命題。

  →→更多經濟新聞

(責編:申玉環、周玉波)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