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片源自韓聯社 |
人民網首爾12月18日電(周玉波 楊帆)自韓國疫情暴發以來,各類娛樂場所一直是“重災區”。4月,首爾江南區某大型娛樂場所的一名服務員確診感染,導致該區多家店鋪暫停營業。5月,首爾梨泰院夜店集體感染事件又致數百人確診。當下,首爾第三波疫情反扑,形勢嚴峻,但首都圈內不少娛樂場所仍頂風作案,表面關門,內部通宵“狂歡”,甚至通過社交媒體平台公開“招募客人”,有些還涉嫌性買賣等非法交易。因為此類事件屢禁不止,給原本就異常艱巨的防疫工作帶來了更多未知的變數,也激起了民憤。
12月15日晚10點左右,已經過了宵禁時間,警察突擊搜查了位於首爾江東區的某夜總會。夜總會大門緊閉,看上去和其他娛樂場所一樣,已經停止了營業。但是警察進入到夜總會內部后,發現裡面燈紅酒綠,“別有洞天”。現場共有13名“客人”,以及幾位疑似在場內提供非法性服務的女性。經過調查取証,警察稱,每個“客人”都是單獨聯系夜總會負責人,繳納15萬韓元(約800元人民幣)的入場費和20萬韓元(約1200元人民幣)的“基本酒水費”后才能進入的。為了躲避警察的突擊搜查,有時夜總會負責人還會更換聚集場所,租用沒有營業許可的民用住宅通宵狂歡,性質惡劣。
同樣明知故犯的還有首爾麻浦區的某酒館,過了宵禁時間9點后,仍然有客人進進出出,很是熱鬧。經調查,酒館經營者通過即時通訊軟件和社交媒體平台招攬客人,“9點后隻對本群中的客人開放”。
首爾江南區的民眾也曾向警察舉報,區內一些娛樂場所宵禁后依然夜夜笙歌,甚至打出“365天全年無休”的口號,還提供“私人接送服務”。雖然最近警察打擊力度加大,這類灰色交易仍在以更隱秘的形式進行。
有相關人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些商家敢於頂風作案,是因為相應的處罰太輕了。即使疫情背景下公然違反政府禁令,在宵禁時間后多人聚會,根據現行法律,隻會被處以300萬韓元(約18000元人民幣)罰款,“越過紅線的代價太低了”。
這些“不守規矩”的商家“暗渡陳倉”的行徑被媒體曝光后,激起了民憤。有不少民眾指責他們“連良心都賣掉了”,同時建議政府強化懲罰措施,加大打擊力度,否則全民都要為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買單。
→→更多社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