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為什麼要建造輕型航空母艦【2】

2019年08月30日09:02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韓國為什麼要建造輕型航空母艦

  今年6月,韓國國防部發布“國防科技推進政策”,提出強化研發框架、採用企業激勵機制、推進國際企業與機構合作、軍民融合以及加強技能與培訓等,滿足韓軍對先進軍事技術和裝備的研發需求。新的“計劃”充分體現了支持韓國本土國防工業發展的意圖。

  這份“計劃”是在朝鮮恢復導彈試射、韓日安保合作倒退、美國東亞同盟體系出現嫌隙等新的情況下,韓國對未來5年國防建設作出的規劃與調整,不僅體現出韓國持續推進“國防改革2.0”計劃的堅定決心,更折射出半島形勢劇變之下韓國追求國防自主的強烈願望。

  2018年以來朝鮮半島形勢轉圜,朝韓、朝美關系出現了積極轉變。為了保持韓朝與朝美良好的對話氛圍,“2019-2023年國防計劃”將在朝核動武前搶攻、動武時攔截、動武后報復的韓式三階段反制系統更名為“核武·WMD反制系統”。由此,“殺傷鏈系統”更名為“戰略目標打擊項目”,“韓國型導彈防御系統”更名為“韓國型導彈防御項目”,“大規模懲罰報復計劃”更名為“壓倒性反制項目”。韓國國防部還取消了組建戰略司令部的計劃。但是,由於朝核問題的復雜性,半島局勢並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突破和進展。

  自5月9日以來,朝鮮今年已經先后8次發射飛行物。韓國判斷,朝鮮最近接連發射“戰術制導導彈”和400毫米新型大口徑多管火箭炮后,又成功開發出了新型戰術導彈。韓軍認為,頻繁的試射表明,朝鮮正在推進這三種新型武器的部署換代,這對韓軍目前側重於40公裡以下高度的低空反導體制造成極大挑戰,如不加以及時有力應對,很可能會使韓軍正在全力構建的“三軸作戰體系”即“戰略目標打擊項目”“韓國式導彈防御體系”“壓倒性反制項目”在戰略上貶值。“計劃”提前出爐,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朝鮮半島核導態勢的變化。

  韓國之所以急於推出航母建造計劃,主要原因在於日本。二戰結束后,韓國擺脫日本殖民實現獨立,一直把追趕日本作為自己的發展目標。8月15日,韓國總統文在寅的光復節演講中再次重申了這一點。

  韓國現有的兩艘“獨島級”兩棲攻擊艦“獨島”號和“馬羅島”號,就是參照日本的“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建造的,排水量都在1.8萬噸左右,下水時間也相差不多。2018年12月,日本新發布的《防衛計劃大綱》提出將排水量2.6萬噸的“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改造為可以搭載F-35B戰斗機的航空母艦,無疑給韓國增加了很大壓力。特別是最近韓日關系惡化,韓國政府已於8月22日宣布終止韓日《情報保護協定》,加上韓國經濟形勢不太理想,文在寅政府之所以選擇現在拋出輕型航空母艦建造方案,顯然是希望借此提振民心士氣,既有軍事需要,也有政治上的考量。

  中期國防計劃是韓國努力推進國防改革的一部分,體現了“國防改革2.0”精神——加強韓國自身軍力建設,加快實現“自主國防”。正如韓國國防部宣稱的那樣,出台中期國防計劃的目的,是以文在寅政府堅定的國防改革意志為基礎,早日建設強大軍隊,為韓國的和平繁榮提供有力支持。

  隨著朝鮮半島局勢的緩和,在文在寅政府的強力推動下,韓美明確了戰時作戰指揮權移交的時間表。今年8月,韓國將軍指揮了“19-2同盟”韓美聯合指揮所演習,對韓軍收回戰時作戰指揮權所需的“初始作戰能力”進行了檢驗和評估。之后,韓國聯合參謀本部議長朴漢基和駐韓美軍兼韓美聯軍司令羅伯特·艾伯拉姆斯將主持特別常設韓美軍事委員會會議,聯合評估韓軍收回作戰指揮權所需的核心軍事能力,結果將提交至10月舉行的韓美軍事委員會會議和安全會議。

  韓國自身軍力的提升是戰時作戰指揮權移交的先決條件。韓國需要向美國証明,自己能夠以持久充足的國防投入,建設一支規模更小、效率更高的武裝力量,這也是中期國防計劃的題外之意。

(責編:申玉環、吳三葉)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