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过年荞麦面藏寄托
荞麦面易断,寓意可以将过去一年的辛苦和烦恼统统断掉,以全新的面貌迈入新一年
“食材很丰富、高级,可凉呼呼的,我吃不惯,感觉和平常吃的便当差不多。不会买第二次。”提起日本人的年夜饭——“御节料理”,两位华文媒体朋友都忍不住吐槽。
朋友集体吐槽,不是因为嘴刁。和中国人现做、现吃热腾腾的年夜饭不同,日本人一般在“大晦日”(相当于中国除夕)就准备好御节料理,可当天并不是吃,而是拿来供奉神灵,到第二天才撤下来享用。御节料理的菜肴至少得搁一晚不坏,因此腌制品、干货、烤制品、重口味的煮菜等久搁不坏的食物,成为其主角。讲究什么都吃个热乎的中国人,肯定受不了。
日本人这么吃年关最重要的菜肴,和一个传说有关。据说,古代日本人相信,在新年降临之际,慎生火做饭,不可惹火神,于是只好预先准备好食物。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古代日本人对家庭主妇的一种照顾,是为了在年关把忙碌一年的主妇从家务中解放出来,好好歇息一番。
御节料理在中国人看来味道平平,但从外观评价,绝对堪称日料的集大成之作。器皿考究、精致、种类多而量少等日本料理的特质,在其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每年临近年关,经常可以在报纸上看到百货店、餐馆等发布的预购御节料理广告,图片中一道道精致的菜肴,总让人垂涎欲滴。
一般而言,标准御节料理搁在方形漆木食盒中,食盒外黑内红,分四层,每层食物不一。最上面一层称作“一之重”,依次是“二之重”、“三之重”。第四层不称“四之重”,而叫“与之重”,因为日语中“四”的发音和“死”一样,不吉利。
受中华文明影响,日本人也很讲究吉利、讨口彩。作为年关大作,御节料理荟萃各种寓意吉祥、美满的食物。
“一之重”主打糖渍黑豆、腌鱼子、小鱼干等开胃小菜或节庆点心。其中黑豆必不可缺。豆子在日语和健康、认真同音,寓意身体健康、努力工作。在道教中,黑是祛邪之色。鱼子和中国一样,象征多子多孙,人丁兴旺。
“二之重”是主菜,尽是鲷鱼、龙虾、鳗鱼等高级食材,烹饪方法以烤为主。鲷在日语中和“可喜可贺”同音。龙虾腰身弯曲,犹如老者,寓意长寿,另外,龙虾反复蜕皮成长,象征出人头地、有出息。
享用完硬菜,会想吃点酸爽之物清一清口。“三之重”主要是醋泡莲藕、红白萝卜丝等醋拌凉菜。红白在日语中有喜庆之意,红色驱邪,白色清净。莲藕多孔,象征看透未来、不迷茫。
底层“与之重”多是昆布卷、香菇、芋头等煮菜,还有金桔等水果。昆布在日语中和“喜悦”音似。另外昆布卷和古代竹简书一样,都是卷起来的,也象征文化与学识。金桔寓意好运连连,金色也象征着财富。
另外,还有一些地区流行五层食盒,不过第五层是空的,寓意是目前不处于最高状态,为未来的繁荣和富裕留下余地。
御节料理量不大,但菜品复杂,一道菜甚至就得准备好几日。工作繁忙的现代日本人,很少在家自己做,绝大多数在一至两个月前在便利店、餐馆或百货商店订购,大晦日当天出门自取,或像叫外卖一样让商家送上门。没预定的,可当天现买,或去超市、副食品店等买半成品,自己再组合加工一下。御节料理的价格,屌丝级几千日元,高大上的几十万日元,但在元旦当天,不分贫富贵贱,吃的都是一份喜庆、吉祥和团圆。
御节料理在元旦(初一)吃,那日本人在大晦日晚上吃啥过年呢?答案是“过年荞麦面”。过年荞麦面,和普通荞麦面没什么差别,可为了突出它的特殊地位,“过年”二字在日语中是断不可去的。荞麦面易断,寓意可以将过去一年的辛苦和烦恼统统断掉,以全新的面貌迈入新一年。这一习俗据悉源起于江户时代。对如今各种压力山大的现代日本人而言,对一碗简简单单过年荞麦面的寄托,也许要远胜于精致、复杂的御节料理。(《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沈红辉发自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