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訊 最近,韓國教育部公布了以全國1023所學校為樣本的中小學生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韓國中小學生4名中就有1名超重或肥胖。另外,隨著年級遞增,學生的飲食、運動習慣越來越差。
韓國中小學生超重比率持續上升 農漁村肥胖問題比城市更嚴重
韓國中小學生的超重及肥胖率從2015年至2019年,連續5年每年上升1個百分點,去年為25.8%。與城市地區相比,農漁村中小學生的超重和肥胖比例高出1.4-3.0個百分點。
與2015年相比,去年小學六年級男女生身高分別平均增長0.7厘米和0.4厘米,體重平均增加2.2公斤和0.9公斤﹔初三年級男女生平均身高分別增長0.8厘米和0.6厘米,平均體重增加3公斤和0.9公斤﹔高三年級男女生平均身高分別增長0.5厘米和0.3厘米,平均體重增加2.1公斤和0.9公斤。
中小學生飲食運動習慣隨年級遞增反而變差
調查顯示,年級越高,不吃早餐的學生比例就越高。其中,小學生為5.64%,初中生為17.56%,高中生佔21.60%。每周至少吃1次快餐的小、初、高中學生分別佔比68.59%、78.71%、81.11%。每周至少吃1次方便面的中小學生群體也很龐大。
與此同時,“每日乳制品攝取率”、“每日蔬菜攝取率”則隨著年級遞增呈下降趨勢,隻停留在20%-45%的水平。特別是“每日蔬菜攝取率”在中小學生中不足30%。
每周進行3次以上出汗運動的小、初、高中學生,分別佔比58.60%,35.08%,22.46%,隨著年級遞增呈下降趨勢。此外,患近視和齲齒的學生比例近兩年也呈上升趨勢。
韓國教育部計劃大力推行以均衡膳食、增加課外活動為重點的肥胖預防項目,從今年開始,中小學生的體檢項目增加代謝綜合症篩查、中性脂肪檢查等。教育部學生健康政策科負責人表示,“為了預防和改善學生的健康問題,學校不僅要進行系統的保健教育,也希望家長和當地社會全力關注和支持學生的健康成長。”。(編譯:申玉環 實習生 王晨陽 審校:吳三葉)
→→更多社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