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游戲”中的病症】
“即使很疲累也沒人傾聽我,世界上好像隻剩自己那樣孤零零的感覺。”
——雪莉
截至2017年的近10年間,韓國已有超過30位演藝界相關人士,以自殺的方式結束生命。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演員朴真熙於2009年發表的延世大學社會福利學碩士論文《關於演員壓力、憂郁和自殺想法的研究》中指出,38.9%的演員深受抑郁症困擾,40%想過自殺。當時朴真熙提出,私生活過度曝光、惡意留言、收入不穩定、對未來的不安,都是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
光鮮的背后,是不為人知的心酸和付出。
多家外媒都曾指出,韓國娛樂業壓力很大,它營造了一種類似“飢餓游戲”的工作環境。韓國的偶像組合從少年時期就被選為練習生,在演藝企劃公司的嚴格管理下生活,因此會更加辛苦。他們不僅日程安排緊湊,還要受到嚴格的行動規范約束。
事實上,出道后背負巨大壓力,透露出抑郁症跡象的偶像組合明星不在少數。
韓國組合BigBang成員權志龍以前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在人們面前展現出精彩的演出過后回到酒店,一個人就會覺得特別空虛”。同為BigBang成員的T.O.P還曾因過量服用治療抑郁症和失眠症的藥物,而傳出試圖自殺的傳聞。韓國女團AOA成員草娥宣布退團的原因,也是失眠和抑郁症的問題。
慶熙大學精神健康醫學系教授白鐘佑(音)表示:“偶像組合有必要像外國的運動員一樣,定期接受心理咨詢,或者從經紀公司層面時刻關注他們的精神狀態,安排相關疏導體系,系統地解決問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