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征勞工案持續“發酵” 韓日關系再遇挑戰 

記者 曾鼐

2018年12月06日08:49  來源:中國新聞社
 

  5日,韓國光州高等法院再判日企賠償二戰期間強征的韓國勞工。近一個多月來,多起強征勞工案宣判,引發日方強烈不滿,令韓日關系蒙上陰雲。

  強征勞工案連續宣判恐引發“多米諾”

  韓日之間圍繞強征勞工等歷史問題,多年爭論不斷。

  今年10月30日,韓國大法院(最高法院)支持4名二戰時期遭日本強征的韓國勞工的索賠權,判決涉事日本企業向每名原告賠償1億韓元。

  該案件訴訟歷經13年零8個月,被視為第一起原告終審勝訴的韓國戰爭受害者對日索賠案。該案判決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等日本政要,均公開發表聲明,表達強烈不滿。

  但僅僅一個月后,11月29日,韓國大法院再次就兩起同類型案件進行判決,要求日本企業賠償。

  12月5日,針對多名韓國女性及遺屬因二戰時期被強征勞動向日本三菱重工業公司索賠一案,韓國光州高等法院二審宣判,駁回日方上訴,再次要求日企作出賠償。

  強征勞工案的連續宣判,被輿論視為恐引發“連鎖反應”。目前韓國各級法院還有十多起強征勞工索賠訴訟等待裁定,有分析稱,近期韓國法院的裁定,可能導致更多韓國勞工或親屬對日方提起訴訟。

  韓日關系陷僵局隔空“互懟”持續升級

  韓日對強征勞工案的爭議主要圍繞《韓日請求權協定》。1965年韓日簽署該協定,規定日本向韓國提供5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協定稱,關於兩締約國及國民(含法人)的財產、權利和利益以及兩締約國及國民之間的請求權的問題得到完全和最終解決。

  基於此,日方認為,韓國勞工的請求權問題已經解決,韓國民眾不能再向日方索賠。但在近期判決中,韓國司法機關認定,該協定並不妨礙原告的個人請求權,故連續判原告勝訴。

  針對判決結果,韓日高層陷入對立局面。10月30日,韓國大法院首次判原告勝訴后,韓國總理李洛淵表態稱:“韓國政府尊重法院判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則在社交媒體連發消息表達不滿,稱“違反國際法”“日本政府將採取堅決的態度來應對此事”。日本外相河野太郎稱:“絕對無法接受。”

  進入11月,韓日“互懟”持續升級。先是河野太郎連發強硬言論,稱判決是“暴行”“對國際社會的挑戰”等。隨后,韓國外交部等政要紛紛表態,譴責日本政府對判決反應過當,稱日方忽略了“問題的根源”。李洛淵稱,對日方持續發表過激言論深表憂慮,敦促日本政府領導層拿出明智的對策。11月29日,韓日甚至於同一天,罕見地互召大使表示抗議。

  韓日外交“舌戰”引發輿論的擔憂。《日本經濟新聞》指出,圍繞歷史和國際法律問題,日韓關系正陷入“非常危險”的境地。韓聯社則稱,韓日矛盾溢出政治外交領域,雙邊關系全面動搖。

  不過,韓國總統文在寅近日的表態,為蒙上陰影的韓日關系提供了一定緩和余地。他稱,應區別對待歷史問題和務實合作,以明智的態度解決歷史問題,同時要發展面向未來的韓日關系。

  →→更多社會新聞

(責編:申玉環、李美玉)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