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交55年,日韓舊案新“仇”不斷,解鈴還須系鈴人?

張奧林 劉淙

2020年06月22日08: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建交55年,日韓舊案新“仇”不斷,解鈴還須系鈴人?

  中新網6月22日電(張奧林 劉淙)1965年6月22日,日韓兩國簽署《日韓基本條約》,實現了韓國1910年淪為日本殖民地以來,兩國邦交的正常化。不過,目前因貿易爭端,關系陷入“冰點”的日韓雙方,似乎並沒有心情來紀念這一歷史時刻。

  半世紀以來,強征勞工問題、慰安婦問題、島嶼爭議等一系列歷史問題留下的“心結”,更是讓這兩個國家的關系,跌宕起伏。

  貿易爭端,讓兩國關系陷入“冰點”

  在2019年7月的一項民調中,77%的韓國民眾表示“對日本沒有好感”,創下1991年來最高紀錄。而同年12月,日本內閣府針對日韓關系進行的一項民調中,有71.5%的受訪者表示,“對韓國沒有好感”,創下1978年有該調查以來的新高。

  不僅是民間,雙方在政府層面的交流也陷入停滯。是什麼,讓曾經關系好到在2002年合辦世界杯的兩國,走到如今的地步?

  這一切,還要從2019年7月開始的兩國貿易爭端說起。

  當時,日本率先“發難”,對3種出口韓國的半導體產業原材料強化審查,並隨后把韓方排除出可以獲得貿易便利的“白色清單”。理由是,“出於安全保障考慮而進行的適當出口管理”。

  韓方則把這定義為日本方面的“經濟報復”——2018年,韓國最高法院兩度判決日本企業賠償殖民朝鮮半島期間強征的韓國勞工,並扣押日本相關企業在韓資產。

  隨后,韓方也將日方“拉黑”,同年8月拒絕續簽《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以下稱《軍情協定》),兩國關系迅速惡化。

  雖然韓國在2019年11月《軍情協定》到期前的最后關頭“鬆口”,表示可以暫時推遲終止期限,但雙方的“連環套”,似乎並未解開。

  正如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周永生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所說,日韓《軍情協定》“只是雙方合作的政治象征”,“勞工問題才是雙方陷入冰點的主要原因”。

  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結”

  “日韓之間一直長期存在難以解決的幾個矛盾,主要是有兩個原因,一個就是歷史原因。”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楊希雨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說道。

  ——強征勞工問題,日韓歷史“懸案”

  日本在朝鮮半島進行殖民統治時,曾強擄當地民眾赴日當勞工。1965年,兩國簽署《日韓請求權協定》,按日方的說法,日方在通過對韓經濟援助后,“一次性解決”了所有類似的糾紛和受害者索賠問題。

  2018年10月30日,韓國最高法院判定相關日本企業向4名二戰期間被日方強征的韓國勞工每人賠償1億韓元。4人中唯一在世的94歲韓國老人李春植召開記者會發表感想。圖片來源:韓國YTN電視台視頻截圖

  但自上世紀90年代末起,韓國部分勞工及家屬開始不斷對日企提出訴訟,要求索賠。其中一起被日本最高法院“駁回”的索賠案,歷經15年后,在2018年10月由韓國最高法院作出由日企賠償的判決。

  不久后,韓國最高法院又裁決兩起案件,支持韓國勞工索賠權。之所以連續判原告勝訴,是因為韓國司法機關認為,《日韓請求權協定》並不妨礙原告的個人請求權。

  雙方在這一問題上你來我往,互不相讓。

  然而,兩國間的歷史遺留問題,遠不止一個。

  ——慰安婦問題,另一大“心結”

  自二戰后,韓國民眾一直力求解決慰安婦問題。1992年起,民間便開始自發組織圍繞慰安婦問題,要求日本政府道歉和賠償的“周三集會”,至今已舉行逾1400次。

  2015年12月,日本政府與時任韓國朴槿惠政府達成了《韓日慰安婦問題協議》。根據協議,日政府出資10億日元,由韓政府設立“和解與治愈基金會”,用以向受害者發放撫慰金。

  問題看似解決,然而協議中關於韓國政府不能再提及慰安婦問題的條款,以及日本沒有進行正式道歉和賠償等問題,引發了韓國民眾的不滿。

  “雖然有關於慰安婦賠償的協議,但韓國民眾認為一定要從政府的角度,而不是從民間的角度來賠償,因為政府來賠償才是(日本)政府對那段歷史的正確認知。”楊希雨表示。

  其實,2012年,日本野田佳彥政府曾向韓國提議,由日本政府向韓國慰安婦在世受害者道歉,但后因雙方意見不一,談判破裂。

  ——日韓島嶼爭端,現實利益

  在那之后,時任韓國總統李明博登上日韓爭議島嶼(韓國稱“獨島”,日本稱“竹島”),兩國關系逐步惡化。

  而日韓島嶼爭端,便是楊希雨所提到的“另一個矛盾難以解決的主要原因”——現實利益。

  目前,該島由韓國實際控制,日本雖多次進行抗議,但島嶼問題並不像歷史問題那樣,直擊兩國關系“要害”。

  周永生認為,“島嶼爭端更像是雙方手裡的一張牌,需要的時候可以打,雙方關系緩和的時候則可以擱置。雖然短期內難以解決,但也不會形成太大沖突。”

  解鈴還須系鈴人?

  “在可預見的一個時期,日韓關系真正回到穩定和諧相處,恐怕很難”。對於日韓關系的走向,楊希雨和周永生兩位專家給出了類似觀點。

  雖然在韓國“鬆口”暫不終止《軍情協定》后,雙方進行了包括首腦會談在內的多次接觸,但似乎並沒找到迷局的“出口”。韓國甚至在6月2日決定重啟針對日本限制對韓出口一事向WTO提出的申訴,並於6月18日付諸行動。

  而對於韓國此舉,日方回應稱,貿易問題應由雙方通過對話解決,對韓方單方面的行為表示“極其遺憾”。

  周永生分析稱,“韓國還是想打破目前局面,因為進口半導體等產品受制於日本,被卡住脖子,但日本沒有任何退讓意向。”

  楊希雨同樣認為,“要想打破僵局,主導權應該在日本方面,日本如果首先在歷史問題上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就會使雙方之間的矛盾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

  半世紀以來,兩國間各種問題盤根錯節,談到其影響,周永生認為,“兩國關系不好,對東北亞局勢有負面影響﹔如果兩國關系得到了解決,對東北亞(局勢)緩和是有利的”。

  解鈴還須系鈴人。楊希雨分析稱,“理論上講,日韓雙方可以自主解決問題,沒有第三方干預,隻有自主解決才是真正解決,但是目前看是沒有機會的。”

  →→更多時政新聞

(責編:申玉環、吳三葉)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