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腐后繼”,韓國新總統能否走出歷史怪圈

溫憲

2017年04月17日16:17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當地時間4月17日,韓國第19屆總統選舉正式起跑。文在寅等五位總統候選人此后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將全力投入競選“攻防戰”,其最終結果將於5月9日大選后揭曉。

  新任韓國總統將不僅面臨著是否全面部署薩德導彈系統的最終抉擇,也面臨著能否走出“前腐后繼”歷史怪圈的嚴峻挑戰。

  昔為大總統,今為階下囚。此情此景,世人立即想到韓國前總統朴槿惠。幾個月來,韓國這出戲文演得跌宕起伏,令任何一部滿屏小鮮肉的韓劇相形見絀。

  繼成為韓國歷史上首位被彈劾的總統后,朴槿惠於3月31日被收監,穿上了503號綠色囚衣。4月4日,韓國檢察廳特別調查本部專案組在看守所對朴槿惠進行了長達10小時又40分鐘的訊問,使朴槿惠成為繼因巨貪等罪名而於1995年被捕的全斗煥、盧泰愚后,首位在看守所接受訊問的韓國前總統。

  原來“昔為大總統,今為階下囚”的戲文在韓國早已不是新鮮事。20多年過去,青瓦台內似乎重演了歷史,這讓將朴槿惠穿上囚衣與韓國民主進步完全劃上等號的人們多少有些尷尬。

  韓國的民主化進程一直是個有熱度的話題。2012年12月19日,朴槿惠當選韓國歷史上首位女性總統。有人稱此事“無疑與白人主流的美國選出黑人總統奧巴馬一樣偉大”,稱在韓國民主制度下,手握選票的現代公民已經走向理性和成熟,完全克服了內心的傲慢與偏見﹔還稱半個世紀以來,韓國風起雲涌的民主浪潮和深入人心的人權意識已經確立了一個清晰的文明底線,因此才有一場具有嚴肅歷史理性的政治審判。對全斗煥、盧泰愚等前總統的清算與和解的歷史審判証明,韓國已經成為一個步入穩定民主期的理性國家,徹底告別了宮廷陰謀、暴力暗殺、腐化壟斷與黑幕政治,迎來了一個現代文明的人權時代。

  時隔不到五年,上述多次使用“已經”、“完全”、“徹底”等字眼來評論韓國民主化進程的高論是否顯得有些肉麻?

  時至今日,類似高論仍然不絕於耳。圍繞朴槿惠這位前總統遭到批捕,又有人將此事捶成一塊金箔貼在韓國民主的標簽上。

  此時的韓國最不需要的就是貼金,而是沉痛的反思。從李承晚到全斗煥、盧泰愚,再到朴槿惠,過去半個多世紀的韓國政壇充滿了他殺與自殺、丑陋的交易與卑鄙的手段、骯臟的貪腐與恐怖的黑幕,情節雖然各異,性質同為惡劣,儼然一幕幕韓國現代宮廷史。朴槿惠案的曝光非但不能顯現韓國民主的進步,卻更多地令人感到一種魔咒般的惡性循環仍在繼續,韓國的民主化進程仍未從根本上解決如何以制度管住最高權力這個老大難問題。

  法治如此關鍵,全在於世間萬物,看透一個隨遇而變化的人或許是最為困難的事情之一,必須有制度管住。我至今仍然記得朴槿惠作為韓國總統在美國國會兩院發表演講的情形。能夠在美國國會兩院發表演講,是美國給予外國貴賓的極高禮遇。當朴槿惠以緩慢但尚屬清晰的英語發表演講時,她的謙遜贏來了更多的敬重。誰又能夠想到,當她在青瓦台密室內與崔順實說悄悄話時,臉上是否仍舊挂著這副標牌似的微笑?

  曾經如此頤和氣使的美式民主早已不敢自稱是“歷史的終結”了,更何況韓式民主?!帶有威權時代濃重血腥氣的韓式民主設計從未在根本上鏟除官商勾結的銅臭氣。民主競選的表面形式令各種勢力打破腦袋,爭的是一個權限沒有得到有效監管的總統寶座。當上總統的人從國家財政、司法、軍隊到人事所有領域擁有生殺予奪大權,想不為所欲為都難。人們總喜歡說好的法治設計是“把權力裝進制度的籠子”,韓國的民主設計更像是像模像樣地打造了一個籠子,但把鑰匙交到了總統手中。

  民主從來不是一概而論。韓式民主先天帶有深重的封建色彩,人情重於法理是浸透整個社會的潛規則,卻又處處隻可意會不可言傳。朴槿惠的崛起本來就與她的父親朴正熙及其相關的悲情故事密不可分,而朴正熙時代的一大特點便是日愈露骨的官商勾結,SK集團會長金宇中的父親是朴正熙的恩師,現代集團創始人鄭周永與朴正熙私交甚密。如今,連一直聲稱“嫁給國家”的朴槿惠都前腐后繼,裁在坑裡,不能不說是對韓國民主進步的極大諷刺。不過,韓國若能從此痛下猛藥,填土埋坑,堵住濫用最高權力、官商勾結等法治漏洞,那才算是民主進步的表現。

  →→ 更多時政新聞

(責編:李美玉、梁倩)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