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奥运强国各有一套“领奖台计划”
编者按:“里约2016:中国奥运工厂冠军减产。”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在点评里约奥运会时,提到中国“国营体育机构”已帮中国人在短短30多年里突破夏季奥运会500枚奖牌大关,但中国代表团在里约的表现却在提醒——“举国体制”能否跟得上时代的变化。实际上,无论“举国体制”还是市场化,对于竞技体育来说,最终都要拿出成绩,各国为此也一直在探寻适应竞技体育发展的选拔和训练机制。英国用20年的全民投入彻底洗掉亚特兰大奥运会的低迷,韩国用10年封闭训练获得历史首金,罗马尼亚人带来的“封闭训练”为美国女子体操创造奇迹,这些都算得上是“举国体制”的活学活用。
英国:投入500万英镑换一枚金牌
“英国金牌数超中国,是德法两国金牌数的总和,靠的也是‘举国体制’。”对于中国人类似的议论,英国人并非完全接受,主要是觉得奖牌并非简单地靠金钱投入就能换来。但20年来,类似于“举国体制”的“英国体育”战略不仅帮助英国在最近几届奥运会上表现优异,还在全社会营造出一种竞争和重视自身健康的氛围。
在伦敦西区泰晤士河畔的里奇蒙德小镇,《环球时报》记者18日采访了在一家赛艇俱乐部接受业余训练的电气工程师托马斯。谈到英国此前已夺得赛艇项目3枚金牌、2枚银牌,托马斯兴奋地说,参赛的一些选手都是他的朋友,他希望自己也能代表英国出战国际赛事。这样的一个小镇赛艇俱乐部,只是英国这些年在体育上庞大投入的一个缩影。按托马斯的说法,他每个月花100多英镑(100英镑约合855元人民币)来此训练,比去商业健身房的花销还要少,在这样的黄金地段开一家赛艇俱乐部,还不如开家酒吧赚钱,但俱乐部沾了英国体育发展“举国体制”的光。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英国“惨败”,只尴尬地获得一枚金牌,这促使英国政府决心成立国家彩票基金以筹措体育经费,再把经费划拨给能培养夺得奖牌运动员的体育机构,借此重振民族威望——这就是于1997年成立“英国体育(U.K.Sport)”理事会的背景。“英国体育”最初扶植重点是英国的赛艇、帆船、自行车、田径等长项。赞同这一政策的英国人认为这是一条务实的路子,“英国体育”根除了“体制障碍”,为可能出成绩的运动员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到2014年,英国国家彩票基金筹到约310亿英镑,其中1/5用于体育领域。
据了解,为支持奥运优势项目,英国设立专项体育资金以期实现“决不妥协的金牌战略”:一部分为“领奖台计划”,优势项目的运动员每人每年有价值5万英镑的补贴,另一部分为“发展计划”,帮助普通项目的运动员成为世界级选手,每人每年可以得到价值3万英镑的补贴。在英国金牌战略的努力下,优势项目的运动员都转为全职的职业选手,由英国体协向运动员提供教练、运动科学、医疗、运动设备、专家团队及其他服务。
英国通过这种方式,为各地体育发展,为奥运和残奥会有优势的竞技项目投放动辄上亿英镑的资金,而且营造出全民投身体育事业的氛围。但英国也意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英国《独立报》在盘点奥运大丰收时说,每一枚金牌背后有500万英镑的投入,反映出的是“投入带来成绩”,但值得担心的是随着英国脱欧,如果国家很难保证对体育的必要投资和投入,那么英国的奥运优势将终结。
此外,英国的中学和大学都非常重视体育,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看重竞技体育,并对输赢感到压力。英国玛丽勒本板球俱乐部和慈善机构“闪耀的机会”2014年对1000名青少年及其家长的调查发现,有64%的8岁到16岁的孩子表示,如果输赢不再被纳入考量范围,他们将会“松一口气并感到运动的快乐”。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时任英国文化、媒体与体育大臣亨特曾表示,要借英国在本土取得的佳绩,完善校园体育教育,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英国体坛的“举国体制”还包括从国际上招揽强手。那些能获得英国国籍的外来人才被英国媒体形容为“塑料英国人”,并对他们褒贬不一。拥有英、美双重国籍的蒂芙尼·波特曾作为英国田径队队长出赛,但却拒绝唱英国国歌,被人讽刺为“塑料人缺少一颗英国心”。有了国家彩票基金筹措的资金,英国也在一些有望冲击金牌的项目上聘请国外教练,并在里约奥运会收到回报,如获得“英国跳水首金”——男子双人三米板冠军的两位选手请的就是中国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