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正门
2007年3月初,明世纪第一次来到中国,在辽宁省沈阳市开始学习中文,为后来的专业学习打下了语言基础。返回韩国服完兵役的明世纪2010年再次来到中国,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名“大龄”新生。
今年已经是明世纪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第五年。即将毕业的他回想起刚开始学习中医的时候不由地感叹:“从学科特点上来看,中医里的文言文比任何一个学科都多。中医是一门集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哲学思想为一体的学科,要完全理解真的很难。”当被问到为何在万千学科中选择了中医时,他坦言:“我的姓是‘明’,这本来就是中国的姓氏。而每年明氏家族宗亲会的时候,我都会去重庆参加祭祀活动。所以中国对于我来说比其他任何国家都亲近。提起东方医学,就必然会提到中国,因此我决定在作为东方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学习中医。”
今年7月即将毕业的明世纪决定继续读研,而他也在这一过程中遇到了难关。“没有导师的同意,考试成绩再好也读不了研。而我的专业是中医妇科,这个专业很难找导师。而且病人通常会忌讳男医生,所以这个专业不怎么招男生。但即便如此,我还是坚持去找老师,‘三顾茅庐’,又给老师写了一封长达3页的中文信才最终打动老师,得以读研。”正式开始医学道路的明世纪也向记者表达了他的理想:“我想在读研的过程中,跟着老师学习更多的知识,同时积累各种临床经验。希望今后我能成为一名这样的医生:能打动病人的心,不仅医好他们身体上的疾病,也能抚平他们心灵的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