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皇帝的領導力——周武王

諸侯的首領,老百姓的領袖

2017年10月09日14:25  來源:人民網-韓國頻道
 
中國皇帝的領導力——周武王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三個統一王朝。 周朝開國帝王是周武王,姬姓,名發。 他出生於商朝統治時期(約公元前1087年),是興起於渭河上游(今天的陝西省)的周部落首領姬昌之嫡次子。

史書上,對周武王姬發繼位前的人生經歷鮮有記載。 周武王在其父姬昌奠定的建國大業基礎之上,傾注全部心血完成了翦商大業。 因此,當時的史官著重記載了周武王姬發在開國濟民時期的人生經歷與偉大功績,繼位之前的生涯卻鮮有提及。 正因如此,若想要真正了解姬發,就要首先去了解其父周文王姬昌。

富國之本在於民

當時商朝與夏朝一樣,將除都城中心圈以外的地區分封給各個諸侯,交予自治權。 而此時的周部落則位於商部落的西邊,也就是現在的渭河上游,部落領土與勢力均適中。 姬昌繼承部落首領之位后,周部落才開始進入擴大領土和勢力范圍的鼎盛時期。 據記載,姬昌自幼聰慧過人,生性溫和。

繼位之后,姬昌開始實行“九一而助”的農業政策,即劃分田地,讓農民助耕公田,納十分之一的稅。 與商朝以及其他部落相比,可謂是極輕的稅收政策。 得益於此,由於承受不起過重的稅收而流離失所、甚至隱居深山的人數大大減少,百姓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在商業政策上,周部落還開放關口、允許外地商人自由往來且不收取任何關稅。 在司法體制上,講求隻針對犯人行刑,而不向其家人追究連帶責任,使他們免受被貶為官奴的懲罰。

上述一系列政策,不僅使周部落原有人口增加,也吸引了大量的外族人移居至周部落。 當時,人口就意味著部落勢力。 因此周部落很快進入了強盛時期。 周部落在攻打其他部落時也以保護百姓安危為己任,隻討伐那些實施暴政的諸侯。 就這樣,在姬昌的卓越領導之下,周部落的領土范圍開始迅速擴張。

伯夷和叔齊二聖都無法扭轉的紂王暴政之結局

彼時,商紂王在長期的統治中逐漸變得驕奢淫逸,實行嚴刑暴政,甚至將多數冒死進諫的忠臣處以極刑。 其實,紂王內心非常懼怕群臣結黨營私、弒君篡位,甚至認為姬昌是最有可能篡位的危險人物。

紂王不僅將姬昌囚禁於獄中,就連姬昌之長子姬伯邑考也因此遭殘殺。 周國臣子見事態不妙,便用盡珍寶和美女將其贖出,姬昌這才九死一生,得以返還周部落。

姬昌重返部落后,就馬上著手為滅商大業做精心籌備。 他整頓軍隊、大興兵力,甚至不遠萬裡親自請姜太公姜尚(亦稱太公望)出山,為周部落效力。

等到時機成熟,姬昌便親自領兵攻打商朝。 在此過程中一舉征服了位於周部落和商朝之間的所有小部落。 征戰之際,周部落高舉“為天下黎民百姓討伐紂王”的旗幟,隻對不願與其一同舉兵的部落進行攻打,絕不殃及無辜。 各諸侯見狀,不得不在紂王與姬昌之間做出選擇。 但鑒於紂王愈加荒淫殘暴、窮奢極欲,他們最終選擇站在姬昌一邊,形成“天下三分,其二歸周”的局面。

滅商大業勝利近在眼前,姬昌卻因長年過度疲勞、身心衰竭,最終因病身亡。 他在臨終前將王位傳給嫡次子姬發,中國第三個統一王朝開國帝王--姬發的歷史也就此拉開帷幕。

姬發雖是姬昌之次子,但由於嫡長子姬伯邑考遭商紂王殘殺,姬昌死后便順理成章地由姬發繼承父位。

他決定繼承父親遺志,繼續向東進軍、討伐紂王。 就在此時,以賢人聞名於世的伯夷和叔齊向姬發諫言稱:“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 以臣弒君,可謂仁乎?” 姬發雖聞之大怒,卻沒有將他們處死,而是命他們回去頤養天年。

公元前1048年,姬發已經做好准備,在盟津(即孟津)大會諸侯,而率兵前來會盟的諸侯就多達800人。 然而,姬發認為軍備尚不成熟便沒有立即出兵攻商。 兩年后(公元前1046年),姬發見萬事俱備,便親自率領眾諸侯兵力、攻打商朝。

姬發與商紂王率領的軍隊在牧野進行對峙。 當時的商朝軍隊以遭商王暴政淪為奴隸的商朝百姓以及來自其他部落的戰俘為主。 他們都對商紂王的暴政虐行恨之入骨,根本無心為紂王賣命。 所以陣前倒戈,引導周軍殺入朝歌。 紂王見大勢已去,登上鹿台,自焚斃命,商朝就此滅亡。

此后,姬發受眾諸侯推崇、登上王位並用部落名“周”作為國號。 不僅如此,周武王還追封父親姬昌為文王。

一統大業后,周武王將那些誓死效忠商紂王的諸侯之領土充公,重新分配給為周朝效力的忠臣,並將其晉封為諸侯。 比外,他還按照眾諸侯盡忠報國的程度劃分等級,重新將領土進行分配。 各諸侯由此分配到的領土可以世世代代沿襲給子孫后代,這就是周武王姬發所制定的封建制度。 正因如此,周朝才得以維持比夏、商兩朝更加穩定的政權。

周朝開國帝王姬發,被后人追封為周武王。 周朝從公元前1046年建立直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東周(公元前256年),共傳30代37王,延續了790年之久。

文 / 專業歷史講師鄭浩元

本文來源:《領袖世界》 www.leaderpia.com

(責編:實習生、趙宇)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