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国《亚洲经济》5月4日报道,据韩国雇佣劳动部消息,截至2024年,最近10年间,韩国人文社会学科毕业生预计达到32.8万人,理工科毕业生仅为21.5万人,文科毕业生超过市场需求而理工科毕业生又“供不应求”。
韩国政府意识到目前大学无法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且市场存在人力资源不均衡等问题,因此韩国教育部选定了21所大学开展prime事业。“prime事业”即学校及时调整学科结构,对就业需求大的一些专业实行扩招,政府连续三年每年平均提供50-150亿韩元的财政支援。prime事业以解决青年就业难问题为宗旨,工作核心为调整校内各学科各专业的学生分布,根据就业情况决定增员或减员。
此次被选定的21所大学将于2017年度入学考试起,按照调整后的学生人数进行招生。21所大学预计明年工科扩招4429人,与此相反人文社会、艺术体育及自然科学等学科学生数将相应减少。
今年四年制大学入学人数为32.8万人,其中工科学生8.67万人,占26.4%。截至明年包括21所指定大学在内的所有学校预计共扩招工科生近1万人。日后,大学新生中将有1/3为工科,随着工科学生数的增加,高中教育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大学内部与一些学生家长对prime事业持反对意见。prime事业指定大学的A教授(非理工科)表示,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4年后社会人力需求情况难以预测,任意对学科进行整合并不十分合适,若短期内理科生激增数百名,大学内现有教学设备与教授是否能满足如此大的需求仍为未知数。
有高三学生家长指出,对大学学科结构调整的宗旨表示理解,但目前的政策侵犯了考生基本的权利。若政府提前发布通知,在孩子读高二时会选择理科,没有事先告知就随意更改招生方案、实施新的教育政策,实则剥夺了考生选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