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帝的领导力——周武王

诸侯的首领,老百姓的领袖

2017年10月09日14:25  来源:人民网-韩国频道
 
中国皇帝的领导力——周武王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统一王朝。 周朝开国帝王是周武王,姬姓,名发。 他出生于商朝统治时期(约公元前1087年),是兴起于渭河上游(今天的陕西省)的周部落首领姬昌之嫡次子。

史书上,对周武王姬发继位前的人生经历鲜有记载。 周武王在其父姬昌奠定的建国大业基础之上,倾注全部心血完成了翦商大业。 因此,当时的史官着重记载了周武王姬发在开国济民时期的人生经历与伟大功绩,继位之前的生涯却鲜有提及。 正因如此,若想要真正了解姬发,就要首先去了解其父周文王姬昌。

富国之本在于民

当时商朝与夏朝一样,将除都城中心圈以外的地区分封给各个诸侯,交予自治权。 而此时的周部落则位于商部落的西边,也就是现在的渭河上游,部落领土与势力均适中。 姬昌继承部落首领之位后,周部落才开始进入扩大领土和势力范围的鼎盛时期。 据记载,姬昌自幼聪慧过人,生性温和。

继位之后,姬昌开始实行“九一而助”的农业政策,即划分田地,让农民助耕公田,纳十分之一的税。 与商朝以及其他部落相比,可谓是极轻的税收政策。 得益于此,由于承受不起过重的税收而流离失所、甚至隐居深山的人数大大减少,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在商业政策上,周部落还开放关口、允许外地商人自由往来且不收取任何关税。 在司法体制上,讲求只针对犯人行刑,而不向其家人追究连带责任,使他们免受被贬为官奴的惩罚。

上述一系列政策,不仅使周部落原有人口增加,也吸引了大量的外族人移居至周部落。 当时,人口就意味着部落势力。 因此周部落很快进入了强盛时期。 周部落在攻打其他部落时也以保护百姓安危为己任,只讨伐那些实施暴政的诸侯。 就这样,在姬昌的卓越领导之下,周部落的领土范围开始迅速扩张。

伯夷和叔齐二圣都无法扭转的纣王暴政之结局

彼时,商纣王在长期的统治中逐渐变得骄奢淫逸,实行严刑暴政,甚至将多数冒死进谏的忠臣处以极刑。 其实,纣王内心非常惧怕群臣结党营私、弑君篡位,甚至认为姬昌是最有可能篡位的危险人物。

纣王不仅将姬昌囚禁于狱中,就连姬昌之长子姬伯邑考也因此遭残杀。 周国臣子见事态不妙,便用尽珍宝和美女将其赎出,姬昌这才九死一生,得以返还周部落。

姬昌重返部落后,就马上着手为灭商大业做精心筹备。 他整顿军队、大兴兵力,甚至不远万里亲自请姜太公姜尚(亦称太公望)出山,为周部落效力。

等到时机成熟,姬昌便亲自领兵攻打商朝。 在此过程中一举征服了位于周部落和商朝之间的所有小部落。 征战之际,周部落高举“为天下黎民百姓讨伐纣王”的旗帜,只对不愿与其一同举兵的部落进行攻打,绝不殃及无辜。 各诸侯见状,不得不在纣王与姬昌之间做出选择。 但鉴于纣王愈加荒淫残暴、穷奢极欲,他们最终选择站在姬昌一边,形成“天下三分,其二归周”的局面。

灭商大业胜利近在眼前,姬昌却因长年过度疲劳、身心衰竭,最终因病身亡。 他在临终前将王位传给嫡次子姬发,中国第三个统一王朝开国帝王--姬发的历史也就此拉开帷幕。

姬发虽是姬昌之次子,但由于嫡长子姬伯邑考遭商纣王残杀,姬昌死后便顺理成章地由姬发继承父位。

他决定继承父亲遗志,继续向东进军、讨伐纣王。 就在此时,以贤人闻名于世的伯夷和叔齐向姬发谏言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 以臣弑君,可谓仁乎?” 姬发虽闻之大怒,却没有将他们处死,而是命他们回去颐养天年。

公元前1048年,姬发已经做好准备,在盟津(即孟津)大会诸侯,而率兵前来会盟的诸侯就多达800人。 然而,姬发认为军备尚不成熟便没有立即出兵攻商。 两年后(公元前1046年),姬发见万事俱备,便亲自率领众诸侯兵力、攻打商朝。

姬发与商纣王率领的军队在牧野进行对峙。 当时的商朝军队以遭商王暴政沦为奴隶的商朝百姓以及来自其他部落的战俘为主。 他们都对商纣王的暴政虐行恨之入骨,根本无心为纣王卖命。 所以阵前倒戈,引导周军杀入朝歌。 纣王见大势已去,登上鹿台,自焚毙命,商朝就此灭亡。

此后,姬发受众诸侯推崇、登上王位并用部落名“周”作为国号。 不仅如此,周武王还追封父亲姬昌为文王。

一统大业后,周武王将那些誓死效忠商纣王的诸侯之领土充公,重新分配给为周朝效力的忠臣,并将其晋封为诸侯。 比外,他还按照众诸侯尽忠报国的程度划分等级,重新将领土进行分配。 各诸侯由此分配到的领土可以世世代代沿袭给子孙后代,这就是周武王姬发所制定的封建制度。 正因如此,周朝才得以维持比夏、商两朝更加稳定的政权。

周朝开国帝王姬发,被后人追封为周武王。 周朝从公元前1046年建立直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东周(公元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延续了790年之久。

文 / 专业历史讲师郑浩元

本文来源:《领袖世界》 www.leaderpia.com

(责编:实习生、赵宇)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