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世界》发行人刘承龙谈使命感

2017年08月04日14:05  来源:人民网-韩国频道
 

  “最近的年轻人好像没有什么使命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上大学,毕业后要就业还是要创业,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其实抛开报酬和工作环境,只要自己有使命感,就可以很开心地工作,也会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很有价值的。”

  “你说使命感吗?别说了,现在的孩子都是什么样的孩子啊。”

  “什么意思啊?”

  “最近的年轻人都不喜欢谈什么使命感的。他们都是自己想做就去做,不想做就不做。比起什么使命感,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想法去选择而已。”

  “所以大学里面才要好好教嘛。告诉他们使命感对于整个人生是多么重要。”

  “嗯,说是这么说,但现在已经和以前不同了。现在的学生,并不是教授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的。”

  “所以这里就体现教授的作用了啊!让那些学生改变想法难道不是教授的职责吗?”

  “哎,你真是太不了解现在的教育状况了。”

  前不久,我和一位大学教授在一个饭局上有些小小的口角。虽然因为周围人的劝阻没有继续进行下去。但和他聊完之后,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其实我们实际的谈话比起上面那段对话看上去的冲突感更大。他觉得我是个不懂教育现状的顽固迂腐之人,我觉得他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并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我们分别在各自的领域,为了事业的发展奋斗到了今天这个位置,以后也有很多要一起合作的事情。因此最后和他分开前,我决定还是承认这种思想和认识上的差异。

  使命感这个词,在字典上的解释是:对于被赋予的任务所产生的尽全力完成的决心。我仔细想了一下字典上的这个解释,觉得这里所说的“被赋予的任务”可能会被误解,有可能会被理解成他人对自己下的命令。我忽然觉得会不会那位教授和我所理解的使命感是不同的。无论是谁,被他人命令,被指使去完成某项任务时,都不会特别开心。因为这世上每个人都不想受别人的约束,都想做自己喜欢的、想做的事情。这是理所当然的。

  但我认为,使命感中所呈现的这个“被赋予的任务”是指“可以实现社会价值的公共使命”。我觉得年轻人不论在哪里,在做着什么样的工作,在从事什么样的行业,都应该去考虑一下这件事情的社会价值。在我们的一生中,要时刻学会对自己进行提问,要问一些存在论问题,即本源问题。比如“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行业?”,“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我为什么要创业?”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必须与社会价值或公共价值,即实现社会成员的幸福感相关。只有这样,才会真正感受到自己工作和职业(哪怕这个工作和职业是不被社会所期望或是报酬一般)的价值并产生自豪感。

  “我们公司是不发工资的。你确定你想来吗?”

  “我不需要工资。我只想成为一名记者。我只想尽情地写我想写的报道,并希望我写的报道可以对这个社会产生哪怕是一丁点的影响就够了,别无他求。”

  这是20多年前我面试时发生的一段对话。现在想想,当时的面试官真是问了很无语的问题(如果换成现在,估计那面试官会被当成可恶上司,没有人会去那个公司),我的回答也很老套。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信的:成为记者,实现正确的社会价值,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这一点从来没有改变过。因为我知道那是我永恒不变的“使命”。我比谁都清楚,如果没有这种使命感,是很难在这种竞争激烈的传媒市场生存下去的。

  几天后,我要去某大学进行演讲。我准备和那里的学生聊一聊使命感。因为我坚信,“使命感”对于拥有迸发思想、正在勾画五彩人生的他们,是未来幸福路上绝不可或缺的。

《领袖世界》发行人刘承龙

  本文来源:《领袖世界》www.leaderpia.com

(责编:实习生、李美玉)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