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為英雄
“娛樂家”尼坤在中國除了參加綜藝節目《我們結婚吧》之外也出演了一些電視劇和電影,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電視劇《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這部劇的角色像是為他量身打造的,尼坤在劇中飾演一個來到中國的美國大學生,而給他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中國的傳統和文化。雖然2歲時尼坤便隨父母移居美國,但他身體裡的中國血統依然連接著他與中國文化的情緣,現在他正在努力學習漢字,他一直說:“漢字,有意思,有意思。”採訪時,他還用中文試著進行了一些交流,雖然語言很簡單,但是他的發音很純正,對中國漢字充滿了好奇和熱情。未來,他會經常來中國與粉絲見面,當然是帶著作品,“我正在洽談一個電影項目,很快就會開拍,我希望這個電影能很快在中國上映。另外,就我的演藝職業而言,我在未來還會做一系列的項目,在今年年底,我希望能夠出一個單曲,舉辦一些演唱會,與粉絲進行更多的互動。”
談到演戲就會談到演技,對年輕演員飽受非議的演技,尼坤說:“我不能說我算是一個好演員,因為我也是剛剛起步,還有很多要去學習。”他會通過看電影,看演員的演繹來思考和學習表演。談到演戲也會談到角色,被問到特別想嘗試什麼角色時,尼坤思考了一下說:“恩……英雄?”然后害羞地笑了,接著一本正經地繼續說:“我自己是一個運動型的人,在未來我想嘗試動作片,但還是要看未來會收到什麼樣的劇本,我現在還是要做好我正在做的事。”對於未來的事情,尼坤充滿了好奇,“我深刻知道一個道理,就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我對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感到好奇,我希望變得更好,我想提高自己”,接著他補充說:“如果你想變得更好,你要時刻努力工作。”
用微笑與付出回報社會
尼坤一直在用實際行動去影響更多的人做公益,不論是在泰國還是在中國,都有他做慈善的身影,此次尼坤以中國兒童基金會愛心傳播大使的身份亮相,關愛中國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公益成為尼坤工作生活中的一部分,“其實公益事業可以是一些很小的事情,比如說給他人一個微笑,或者贊賞他人的生活,這不一定非要牽扯到金錢,而是希望讓別人生活得更好。”帶著這種意願,尼坤在公益的路上從未停下腳步。
藝人做公益很容易成為受爭議的焦點,面對爭議,尼坤說:“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會知道我並不是為了名利而參加公益活動,我做這些是因為我能對世界、國家和社會有所作為。我並不在意人們說什麼,隻要我能一直盡我所能為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我就很開心。”為了影響更多人,尼坤更加努力工作,“我會不斷努力,我很高興看到我的粉絲都以我為榜樣,為慈善事業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的母親也會做同樣的事情。我的母親一直告訴我說: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所以隻要能讓我身邊的人感到幸福,我就認為我成功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