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脫貧工作的國際意義及媒體報道實踐論壇在韓順利舉行

【查看原圖】
參會嘉賓在論壇現場合影。人民網 裴埈基攝
參會嘉賓在論壇現場合影。人民網 裴埈基攝
來源:人民網-韓國頻道  2021年03月18日20:24

  人民網首爾3月18日電(周玉波 楊帆) 3月18日下午,中國脫貧工作的國際意義及媒體報道實踐論壇在韓國首爾舉行。論壇由人民網韓國公司、首爾中國文化中心、韓國《亞洲日報》共同主辦,百余名來自中韓兩國學術界、工商界、媒體界的嘉賓以在線或現場出席的方式參會,就中國脫貧工作成就及其對世界減貧治理的啟示等議題展開了深入討論。

  論壇由建國大學客座教授、前韓國國立外交院中國研究所所長丁相基主持。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韓國國會議員、前韓國駐華大使權寧世分別通過視頻為論壇致賀辭。

  邢海明表示,經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們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原創性、獨創性的政策舉措,構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體系、工作體系、制度體系,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據統計,現行標准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在全球貧困狀況依然嚴峻、一些國家貧富分化加劇的背景下,中國履行減貧國際責任,做世界減貧事業的有力推動者,率先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贊譽。

  權寧世在致辭中高度評價了中國的扶貧成就。他表示,改革開放以后,中國不僅將“貧困”問題視作國內問題,更將它看成全世界共同面臨的人類生存問題。在過去的8年裡,中國舉全國之力消除貧困,這一成就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為了與韓方深入交流中國扶貧工作的心得與經驗,傾聽韓國各界對中國扶貧成就的評價,論壇設置了“主旨演講”與“圓桌討論”兩個環節。

  中國駐韓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兼首爾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王彥軍以“中國減貧事業有關情況及其世界意義”為主題,進行了主旨演講,全面深入地介紹了中國的扶貧情況、扶貧政策、扶貧成就和中國扶貧事業的世界意義。他提到,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秉持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國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以徹底解決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貧困問題為目標,根據不同時期的具體國情提出了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的一系列舉措,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

  王彥軍將中國扶貧事業的歷程分為三個階段,分別介紹了每個階段的具體情況。其中,他重點闡述了“精准扶貧”思想在中國脫貧攻堅事業中發揮的關鍵作用。王彥軍表示,“精准扶貧新方略做到一戶一本台賬、一戶一個脫貧計劃、一戶一套幫扶措施,成為打通中國脫貧攻堅‘最后一公裡’的良方妙藥,成功攻克了貧困人口下降到一定水平后往往難以繼續下降的難題”。隨后,王彥軍強調了中國減貧事業的世界意義。他說,“中國的減貧事業不僅解決了自身實際問題,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減貧發展道路,為加速全球減貧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同時也為全世界的減貧事業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具有重要的世界意義”。王彥軍引用了大量數據,既從宏觀角度概述了中國脫貧事業的整體情況,又著眼於微觀,分享了中國扶貧歷程中的亮點與難點,給與會嘉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民網韓國公司總經理周玉波以“貢獻媒體力量、記錄脫貧偉業”為主題作了主旨演講。周玉波表示,人民網作為中國最具權威和實力的主流媒體之一,一直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密切關注和參與扶貧事業,充分利用全媒體平台優勢,記錄了中國脫貧攻堅的艱辛歷程和建成全面小康的實情實況。她強調,在將中國脫貧故事呈現給世界讀者的過程中,人民網發揮了重要作用。人民網通過9個外文頻道、多語種海外社交媒體賬號群及15家海外子公司和辦事處,圍繞脫貧成就、產業扶貧、搬遷扶貧等主題,制作了多語種、多形態的新聞信息和內容產品,實現多平台多終端覆蓋,並通過近百家境外合作媒體的合作傳播,累計發布扶貧脫貧相關稿件約3.5萬條,閱讀量達3億。

  周玉波指出,作為中國第一大報《人民日報》創辦的中國重點新聞網站,人民網積極履行媒體責任,以實際舉措助力脫貧攻堅。2019年,人民網消費服務平台“人民優選”建設“消費扶貧”專區,聚合近兩百家中央單位對口扶貧縣的優質農特產品,通過幫助貧困地區傳播與推廣優質農特產品,為地方精准扶貧打造了一張張靚麗名片。2020年6月,“人民優選”還啟動了直播大賽活動之“全國百城百縣直播助農”系列活動,為山東省商河縣、安徽省潛山縣等貧困縣開展線上直播帶貨,幫助其打造產品品牌,實現產品銷售,有效助力消費扶貧工作,有序引導消費新模式。未來,人民網將繼續發揮政治優勢、傳播優勢、品牌優勢、平台優勢、資本優勢,為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亞洲日報社總編輯梁圭鉉從資深韓國媒體人的視角,對比、分析、評價了韓國多家媒體近年來對中國脫貧工作的報道。他提到,目前,與中國取得的轟轟烈烈的脫貧成果相比,韓國媒體對中國的脫貧工作認識不足,報道也不夠全面立體。大部分媒體的中國脫貧報道素材主要來源於中國主流媒體的報道內容,案例不夠豐富。中韓兩國的媒體應該加強交流,互通有無,努力讓更多的韓國民眾了解真實的中國扶貧歷程。

  在圓桌討論環節,中央電視台首爾支局長盧星海、 韓國中國商會會長、工商銀行首爾分行總經理牛建軍、韓民族日報國際版負責人朴英律,KBS大邱放送總局編導制作局長朴晉范以及韓國中央日報評論員、前中央日報中國研究所所長張世政等5位嘉賓圍繞中國脫貧事業及媒體報道實踐這一主題踴躍發言、積極建言獻策。在討論過程中,不斷涌現出角度新穎、立意深刻的觀點。

  盧星海表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七億多人口擺脫了貧困,為世界減貧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貧富差距的縮小不僅能夠維護社會穩定,從長遠來看,中國的脫貧成就對韓國也大有裨益。隨著中國脫貧人口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巨大的消費潛力將被釋放,對韓國商品感興趣且有能力消費的人群將不斷擴大,這對於很多韓國企業來說都是新的機遇。

  牛建軍在發言中提到,扶貧一直是中國各級政府的中心工作,也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以工商銀行為例,從1995年開始,陸續與四川省的4個縣市建立了定點幫扶關系,提供了“金融扶貧”的解決方案。此外,工商銀行還先后選派了106名干部到定點扶貧地區支援扶貧工作,並且累計發放扶貧貸款4300億人民幣,幫助貧困人口3700多萬人,協助打造了一批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同時,工商銀行還招聘了貧困地區大學生2500多人,切實解決貧困家庭子女的就業問題。工商銀行首爾分行還積極向韓國客戶介紹中國的情況,促成韓國現代汽車集團四川子公司捐贈50萬元人民幣在四川修建農貿市場。

  此外,朴英律、朴晉范、張世政都結合了自身經驗,講述了他們對中國脫貧工作的看法。其中,朴英律提到,目前,中韓兩國的網友之間存在一些誤會,韓國媒體充斥著大量負面、消極的中國報道,不少韓國媒體沒有如實報道中國的扶貧成就,對中國帶有偏見,這令人感到遺憾。他呼吁,韓國媒體應該秉承客觀、公正的原則,摘下有色眼鏡,實事求是地評價中國的脫貧成就。朴晉范對此觀點表示認同,他表示,在電影《一個都不能少》中,有一位鄉村教師不舍得用粉筆在黑板上寫字的場景令他印象深刻,一直無法忘懷。今昔對比之下,他認為媒體應該更加深入地報道現實情況,以便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脫貧工作的方方面面。最后,他祝賀中國擺脫絕對貧困,希望中國在下一步解決相對貧困問題時,能夠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張世政提到,他在任中央日報國際部記者期間,曾經採訪過中國改革開放發源地之一——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當時的場景仍歷歷在目。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中國的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再一次証明了中國改革開放道路的正確性。他認為,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改革開放的40多年來,實現7.7億人成功脫貧,這是了不起的偉大成就。下一步,中國面臨解決相對貧困、進一步縮小貧富差距的艱巨任務。在這方面,中韓兩國可以互學互鑒。他希望未來兩國媒體能夠加強交流,也希望韓國社會能夠更多地了解到中國脫貧工作的成就。

  丁相基在總結發言中表示,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在2020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提出,扶貧工作需要多國協同合作,並且要有具體的行動方案。在中韓政府的治理能力、國民的教育水平以及經濟社會進步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中韓兩國政府都成功實現了脫貧目標。但是,現在世界上還有很多貧困國家不具備這個條件,這些國家迫切需要我們傳授脫貧經驗,提供各種資源和幫助。這是今后全人類面臨的共同課題,也希望中國在全球減貧事業中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分享到:
(責編:吳三葉、周玉波)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